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乒乓变奏曲

(2011-08-25 16:5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案例反思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课《乒乓变奏曲 》

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活动设计力图在听觉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合作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变旁观为参与,积极地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亲自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欢快活泼,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全曲包含五格变奏。前三次变奏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别再左右手弹出,表现了紧张而激烈的球赛开始了。四、五次在和弦的衬托下,主旋律变化为上行琶音和下行旋律组成,表现乒乓球飞来飞去划出的弧线,观众的欢呼和喝彩。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了解变奏曲定义。2、愿意与同伴合作,感受、探究发现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音乐情景的不同。3、体验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并通过定义了解乐曲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音乐情景的不同

教学策略: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始终,在感受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

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卡片、教室座位安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音阶、音程、顿音

三、导入:《小小球儿闪银光》

师: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什么运动?

生:乒乓球

师: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在世锦赛上,我国的球员都以他们精湛的球技赢得了每场比赛的冠军。现在这项运动已经逐渐走进校园,成为课间活动的一种,谁能模范一下打乒乓球的动作和声音。(生模仿)

四、节奏训练

老师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声音用这样的节奏表示。下面由小组合作创编8小节节奏并做练习,读出你们的节奏,组长组织好组员,按照分工做好记录,一会到黑板上填充节奏并画出节奏图示,以边读边打节奏的形式进行汇报。

 

节奏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需要适当的停顿,那音乐也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需要停顿。我们来看同学们创编的节奏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好!老师做一下调整,请小组合作画拍读一读看它是否更流畅,更有韵律感?生汇报。

 

小结:因为节奏是音乐骨架,我们创编节奏一定要流畅,富有韵律感,这样才能体现音乐美德一部分。

五、旋律训练

师:那么要想音乐变得更美,更完整,我们还缺少什么呢?

生:音符

师:老师现在就有几组音符,请大家默认音符。我们来唱一唱。请同学们听琴,让我们把这几组音符准确的填到这条节奏中,变成一条完整的旋律。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一条完整的旋律出现了,下面我们来视唱旋律。

 

六:新授

聆听第一次

师:知道吗?你们已经把我们要欣赏的《乒乓变奏曲》主旋律演唱出来了。好,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次。听听它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你们能听到主旋律吗?听到主旋律时你有什么发现呢?

 

发现:这是一首钢琴独奏曲。

定义:主题旋律不单独出现,也不只出现一次,而是同时还有其他旋律出现。那么也就是说在保持原来主题音乐骨架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发挥,发生一定(节奏或音符、音高)变化的乐曲我们就它变奏曲。

 

聆听第二次

根据这样的定义,请同学们再来欣赏音乐。听听到底发生了几次变化?组长组织好,安静听,并做好记录。

生:五次

师:那我们刚才在讨论时候说,当主旋律发生变化时,是两条旋律同时进行,我们来挺挺另一条旋律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生:随意

师:从同学们说的,老师能感受出这个节奏很快二紧凑,好!老师把节奏写出来,我们来读一读,和主旋律有什么区别。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这一写,变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的都很正确,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别再左右手弹出,变现了紧张而激烈的球赛开始了。小球在球员的手里来回跳动,观众的心也随着比赛紧张跳动。

 

聆听第三次

前三个变奏是节奏的变化,那么四、五次变奏又是变什么呢?作者又想表现什么?

生:随意

小结:在和弦的衬托下,主旋律变化为上行琶音和下行旋律组成,表现乒乓球飞来飞去划出的弧线,观众在欢呼在喝彩。通过变奏,我们可以感受节奏和音符的微妙变化,把比赛由起初的平静推向高潮。这就是音乐,就是音乐的美。

七、表演

师:下面我们随着音乐把这场激烈的球赛再现一次。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其他的同学当观众。生即兴表演

八、结束

课上的时间很短暂,课下的十分钟更不能忽略,只有休息好才能更有精神上好每一节课。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播放(哦!十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