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呼唤:肿瘤内科的营养代谢治疗亚专科
(2014-08-17 09:18:24)
标签:
健康营养不良恶性肿瘤肿瘤营养代谢糖代谢 |
逾八成中晚期肿瘤患者发生代谢异常
肿瘤内科的营养代谢治疗亚专科
李苏宜
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合肥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早在1932年,外科学家Warren指出肿瘤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是营养代谢异常。迄今这一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80%,中晚期患者甚至超过80%,直接导致20--40%患者死亡。荷瘤机体应激状态、肿瘤组织“活跃生存”和现有抗肿瘤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能量/营养素异常代谢状态三大因素。机体发生能量-营养素代谢异常变化,影响结构、功能、代谢、免疫状况,损伤后修复,肌肉与内脏蛋白分解,多脏器功能衰竭,直接影响原发病治疗。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手术、放疗和化疗并发症大幅度增加,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机会丧失,抗肿瘤疗效“缩水”,患者生存期缩短。
良好营养状况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对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更是不言而喻。肿瘤营养治疗(nutrition
我国肿瘤内科医护人员临床营养学知识片面,知晓率低,对中晚期肿瘤患者临床常见营养不良、胃肠功能不全危害的了解和理解不深入,治疗方面束手无策,不作为,甚至视而不见。实施化疗与放疗从来就是忽略身体营养状态,出了问题也不认为是这个出的错。尽管抗肿瘤治疗效果相对过去有明显提高,但仅获得的是“退而求其次”的疗效,且代价巨大,甚至无疗效。与此并存的却是患者在医院盲目接受非规范营养治疗,即使有营养治疗的需要也在接受营养治疗患者,治疗方法正确性也大打折扣。该现象在国内肿瘤内科临床普遍存在,大量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严重影响肿瘤疗效提升。资料显示,美国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早已超过50%,而中国患者不及美国的一半,即22-25%。
荷瘤机体能量-营养素分解代谢异常状态表现及机制多样且复杂。
良好营养状态是化疗实施的前提条件,而化疗减少肿瘤负荷又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了保障。为此,安徽省肿瘤医院2013
1.
2.
3.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恢复和维护肠蠕动,清除肠道废物,减少胃肠压力,维护电解质水平衡,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4.
5.
该专业将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态评估、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及抗肿瘤代谢治疗、抗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消化道功能修复、减症治疗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融合,开展:①消化道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化疗;②肿瘤病人营养治疗及其胃肠功能修复治疗;③非手术适应症癌性肠梗阻肿瘤内科诊治;④癌性恶病质逆转治疗;⑤恶性肿瘤减症治疗。并且从“癌性恶病质逆转治疗”、“晚期复发食管鳞癌多线化疗”和“非手术适应症癌性肠梗阻药物治疗”三项肿瘤内科常见难题着手,积极开展临床及应用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
荷瘤机体的应激状态和肿瘤组织“活跃生存”可带来恶性肿瘤患者的异常代谢状态,临床上以体重丢失和恶病质为表现形式,肿瘤内科临床较为常见,影响化疗顺利实施,更是患者主要死因。良好营养状态/营养治疗是代谢状态异常患者化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有效化疗减少患者肿瘤负荷,为异常代谢状态改善提供基本保障。通过营养筛查和综合评估,正确运用营养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增强患者化疗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探索更好的营养干预方案及化疗联合方式是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