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康复:适度活动,合理起居
(2012-02-07 21:31:53)
标签:
保健康复临床肿瘤学恶性肿瘤健康 |
分类: 肿瘤科普 |
肿瘤患者康复:适度活动,合理起居
李苏宜
研究表明躯体运动能够增强体力, 减少恶心、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和疲劳, 还能减少抑郁、紧张、焦虑、愤怒、敌意、无助和悲观的情绪。其中,有氧运动系非大运动量急速运动方式,对疾病相关的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那么,怎样运动好呢? 步行是首先选择的运动方式走路: 因为不受场地组团等因素影响,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活动,廉价方便。建议每次3 公里左右, 活动一个小时以内为宜, 连续活动2-3天可休息一天; 其次是游泳,此时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必须参与运动, 使得各个肌肉群得到了有力的锻炼, 特别是整个身体处在一定的水压中, 增加了心脏的搏血量和扩大肺活量,增加食量; 打太极拳或者节奏缓和的舞蹈,也是不错的有氧运动,可以很好神经系统、骨骼及关节的协调作用,增加食量、建立回归社会的途径等诸多好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起居不仅要有规律,还要适当和有节制,过于保守或使身体过于疲惫的起居锻炼计划均不可取。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不受凉不受累是身体康复的前提条件。一年四季的起居规律应作适当的调整,夏天宜早起早睡和保证午休,而严冬则要早睡晚起,午间外出。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适可而止。当然,足不出户拒绝体力活动更是应该摈弃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节奏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康复期患者应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平静而科学的生活,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