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学研究的医学统计原理(三)
(2010-02-10 12:28:14)
标签:
临床肿瘤学原理原则恶性肿瘤杂谈 |
分类: 肿瘤内科学教案 |
临床肿瘤学研究的医学统计原理(三)
李苏宜
归系数)。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的回归系数b从理论上讲也存在抽样误差,需要做显著性检验,看其是否是从回归系数为零的总体中随机抽得。如果回归系数b是从回归系数为零的总体中随机抽得的可能性小于0.05或0.01,则可以拒绝无效假设,认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存在。
3.等级相关
等级相关资料的直线相关分析称等级相关。这也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两事物数量之间的直线关系时,对下列情况宜用等级相关:
(1)
(2)
(3)
等级相关常用的分析方法有Spearman法和,Kendall法。两者的共同点包括:
(1)都是一个等级相关系数来说明两变量之间直线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即范围在[-1,0]和(0,+1)之间;
(2)
之间有无相关性,则需要对相关系数做显著性检验;
五、
(一)贝叶斯公式
都是依据上述思路,针对后两者错误发生概率的大小而展开的。
2 × 2四格表
被评价诊断 方法结论 |
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
||
病人数 |
非病人数 |
合计 |
|
阳性 |
真阳性数 |
假阳性数 |
阳性数 |
阴性 |
假阴性数 |
真阴性数 |
阴性数 |
合计 |
真实病人数 |
真实非病人数 |
总数 |
阳性结论对患病的概率=
(二)常用评价指标
1、灵敏度
在真实病人中被“被评价诊断方法”确实为阳性的概率,称为“被评价
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该指标反映了“被评价诊断方法”检出病例的能力。
2、特异度
真实非病人中被“被评价诊断方法”确定为阴性的概率就是“被评价诊断方
法”的特异度。即真阴性率。该指标反映了“被评价诊断方法”排除非病例的能力。
3、误诊率和漏诊率
假阳性数
误诊率 = 1 - 特异度 =
真实非病人数
漏诊率 = 1 - 灵敏度
=
4、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J)
J = 灵敏度 + 特异度 – 1
约登指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1,诊断准确性越好。该指标优势在于综合了灵敏度和特异度两项指标,使得“被评价诊断方法”便于评价。
5、阳性预报值和阴性预报值
在实际临床科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并不知道病理诊断结果的时候,例如在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中是可以不做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而“被评价诊断方法”的结论却常常容易得到。临床医生更想知道的是,诊断出现阳性结论时,接受检查者真正患病的概率有多大,阴性时,真正非患病的概率有多大。
阴性预报值
=
(三)多个“被评价诊断方法”的联合诊断
六、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1、多因素方差分析
就是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对观察指标影响的统计方法。基本条件必须满
足各观察值独立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二因素方差分析是检验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时,对某个观察指标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两个因素的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例如:设计这样四组病人:第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第二组A药单用,第三组B药单用,第四组A、B两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拮抗呢?还是协同?归结到统计学上是(1)检验不用A药(第一组和第三组)与用A药(第2组和第四组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2)证实用B药是否有作用,检验用 B药(第三、四组)与不同B药(第一、二组)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3)A、B两药的第四组疗效将大于单独使用A药的第二组和单独使用B药的第三组作用之和,当A、B拮抗时,相反之。
2、协方差分析
前已述及,多因素方差分析要求方差齐性,正态分布,所比较的各组均衡性
要求相对较高。然而,实际工作可能碰到均衡性达不到要求的资料,此时可造成个别对结果指标有影响的因素没能控制好,这时就可以考虑用协方差分析。总之,在比较两组或多组均数间的差别时,同时要消除一个或多个数量因子的干扰,可考虑用协方差分析。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1)描述:用来描述某
些因素与某种因变因素之间的表面关系;(2)控制:通过建立因变量与有关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可以通过控制自变量来控制因变量;(3)预测:通过将自变量(此时称为预报因子)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此时实际上是因变量)进行波动范围的估计。
4、多元Logistic回归
在临床研究中,当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较多时,难以保证被比较两组间是否
具有可比性——即均衡性是否可靠,因此,会给分析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偏性。为了控制混杂因素,通常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即将每一个可能的混杂因素作为一个层,分出此层后面进行两组间的比较。但是,随着控制结果因素的增加,分层会被分得很细,每层每组的例数会变得很少而无法估计。多元Log istic回归能克服这些弱点。肿瘤临床研究中,为了确定甲方案与乙方案疗效孰伏孰劣时,在无法继续均衡检验时,或者两组不均衡是,可选用此方法。
5、多因素诊断方法
1)判别分析:当研究对象实际上已有明确的类别划分,但因各种原因造成难以直接获取对象所属类别信息时,用于判别任意一个被研究对象归属于哪一个总体的多变量的统计方法。临床上多用于鉴别诊断。判别分析可以分析出各种因素对判别的作用大小。
2)聚类分析:又称集群分析。该方法重在讨论事物的分类问题。当新事物出现后,在没有归类的历史评判标准的情况下,将事物按它们在性质上相似和相近程度进行分类,把一些相似或相近程度大的指标归为一类,把一些相互疏远的归为不同的类。
将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七、生存分析
1、 2、Kaplan-Meier法:该方法常用于肿瘤临床研究的生存分析,适宜于样本量较小资料的生存情况的原始资料,先计算出疗后生存到各时间段时的可能性(即各目的时间段点上的生存概率),然后用直接概率相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目的时间段点上的生存率。这种直接用概率乘法原理估计生存率的方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卡-迈氏曲线有以下三个特点:(1)曲线呈阶梯形:由于不能用斜直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