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厅里的爆炸阅读答案

(2020-06-23 15:04:0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小易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响,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地板上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的的确确没碰它。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哇。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没关系!没关系!

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他说,“我把它碰了。”

“没关系。”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

“……我离得最近。”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你一动也没动。”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

“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爸,你为啥说是你……”

“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

“可以告诉他呀。”

“不行啊,孩子。”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溜些。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女儿沉默了许久:

“只能这样吗?

“只好这样。”

1.  主人、父亲和女儿对暖瓶爆炸事件分别持什么态度?(3)

                                                                                      

                                                                                         

2.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得很传神,请赏析。(4)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

                                                                                    

忽然,叭的一响,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2.  本文篇幅虽短小,但结构精致,非常讲究前后的照应,使文章的内容紧凑而合理。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4)

                                                                                      

                                                                                     

3.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却揭示了一种常见的人生情态。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种情态,并联系文章和现实生活加以点评。(4)

                                                                                      

                                                                                     

                                                                                       

 

参考答案

1.(3)主人:安慰客人,没事,不就一个热水瓶么!

父亲:虽然不是自己碰倒的,但说不清楚,还是认错了事

女儿:既然不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要认错?

2.(4)

“揪”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体现出主人原本在屋里找东西,听到爆炸声而不得不出来一看究竟的尴尬。

“绝望”是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暖瓶的碎裂无法挽回的情状,突出了爸爸当时无奈的心情,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3.(4)“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与后面的暖瓶“自己爆炸”相呼应;“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与她确定自己看到爸爸没有去碰暖瓶相呼应。

4.(4)人生情态:这个世界的是非对错并不绝对,有些时候不是通过讲道理能够讲得明白的。(1)

点评:对于一些并非原则性的问题,学一学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往往可以化解矛盾,如果像文中的女儿,执意要分辨出一个是非对错,那恐怕朋友就没得做了。而这位父亲用自己的情商化解了尴尬,这就是生活的智慧。现实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大意对即可)(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