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凡人俗事(20)萧何的人生轨迹

2025-11-03 14:58:48
标签: 转载

         刘邦在取得革命成功后,对群臣不无自豪地说:“我之所以得天下,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率百万之之众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 用之,此吾所有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作为天下之主,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他尊重事实的情怀。但立国之后,三杰的不同命运,却说明了三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张良,深知刘邦只能同苦,不能共甘,因此不愿做官,到终南山辟谷去了;韩信居功自傲,被吕雉杀害;唯有萧何,做到了既享受高官厚禄,又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善始善终。那么,萧何是如何做到善始善终的?

       与张良、萧何相比,萧何是最早投资刘邦集团的,所以,萧何对刘邦的性格的了解远胜张良、韩信。在刘邦不得志时,萧何是沛县的县丞,而刘邦不过一个亭长,大一点说,是个乡长,小一点说,是个社区主任,不仅权小,而且钱少,远在萧何之下。但萧何早就看清了刘邦不是平常之人,所以他在刘邦没钱的时候出钱,在有事的时候,设法包容。刘邦被政府派出押解劳工去咸阳公干,没有差资,就是萧何供给的。在消灭群雄、建立大汉的战争中,萧何一直留守后方,不仅将后方治理的稳定和谐,而且,源源不断的将粮草和兵员提供前方,使刘邦没有后顾之忧。即使这样,还是刘邦这个疑心膨胀的枭雄不放心,经常派特务观察萧何的一举一动。萧何对此心知肚明,而破解的办法是,把自己的子弟派往前线,跟随刘邦打天下。就这样,还不能使刘邦放心,萧何不惜自污,在后方大量置买私产——买地、买房,甚至抢夺民产,从而使刘邦看到萧是何胸无大志,只知发财的些小之辈,把防备之心松懈了下来,保住了一生的荣华富贵和善终。

        当然,萧何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欺骗韩信,使韩信信以为真,结果死于非命,且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著名成语。足见,萧何不过是一个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与地位,不惜出卖朋友的小人,人格不高。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