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叙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009-11-23 19:25:37)
标签:
学习指导语文学习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料 |
最近,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发现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二是在概括时分不清那些该删,那些该留。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针对这些情况,我查找资料,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课题扩充法: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借助文章的课题。首先读懂课题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全面。
二、短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利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最常见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是先哩清文章层次,归纳出每层次的大概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把句子理通顺即可。如果既有主要的又有次要的,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性,不要重复罗嗦。
三、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要部分的段落大意,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文章的主要呢 就归纳出来了。方法是先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再联系其他段作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四、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度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录这些概括性的句子稍加该动就可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直接抄句子;有时要稍加组合;有时还有精简一些修饰词。
五、重点罗列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小学语文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这类文章往往可以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罗列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这种采用先分后综合的 方法,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箭,化难为易。显示很容易掌握。
当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总结、归纳,是不难找出好办法的。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请不要保守,那出来大家互相学习学习。
2.关键词语提炼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例如广东省2006年中考题《词典的故事》第2题“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这道题理清文中情感线索,可以先找出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心理的关键词(加点的词语):“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我的眼里:‘汉语成语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概括为:盼望——兴奋(激动)——伤心(绝望)一一看到希望——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