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每个人到人世间走一遭,说长亦长,说短亦短。关键是在长长短短的人生,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匆匆过客,有的是且行且别,有的是白头偕老。曾经的相识、相知,却因为岁月的剥蚀、人生际遇的不同,以及许多身不由己的缘由,而遗忘、疏远。但是,仍有一些人在许多年后,依然怀揣那张旧船票,能够登上彼此的生活之舟;能够在若干年后,重逢或得到彼此的消息而被记起、缅怀……
王志康女士就是其中一个。三十年前,她和我岳父同事,在浠水县广播电台任副台长,我们有幸认识。不久,我和妻子结婚,她作为伴娘,带着先生何裕华、爱女何叶,到黄州参加我们的婚礼,让我们的婚礼蓬荜生辉。
之后,她一家去了海南。我们联系就少了,仅能偶尔从岳父的那里知道一些她们的情况。她被某家报刊聘为自由撰稿人,先生在海南做生意、当老板,女儿成绩优秀,直至后来考上北大,等等。
因为没有太多来往,几至音信杳然,也没有过多关注她们的事情。就在我们的交往搁浅、相互淡忘的时候,前不久在朋友圈里偶然读到她女儿写给亡父的纪念文字,心头一震,便不加思索地将这篇文章发给妻子。妻子看到后,伤心流泪。何叶的文字深深地触痛了一颗善良的心。她第一时间找到志康姐的联系方式,向她送去真诚的问候与安慰。
朋友的离去,是件很悲痛的事情。何况是相濡以沫多年的夫妻呢?我没有更多给予说教式的安慰,别离之苦是需要自我医治与时间安抚的。
在我的记忆里,浮起的是新婚时,何叶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我和妻子身边敬酒,说,祝王阿姨(妻也姓王)再次新婚快乐!说得一桌子客人笑痛肚子,而她的母亲则批评她瞎说话——哪有这样祝福的。其实,我们心里知道,新婚的快乐感染了所有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的情绪,何况是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呢?
我还记起这小女孩喊她爸爸叫“胖头鱼”。志康姐说,叶儿的语文不错,作文写得好。她爸爸头大,便形象地将其称为“胖头鱼”,我形体瘦弱,喊我为“豆芽菜”。说得我也是捧腹大笑。
至于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志康姐曾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中篇小说《镇委书记》。我看,这部小说是以丈夫何裕华为原型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勤政爱民的情怀与工作中的辛酸等。
寒夜,心寒。但为了平静,我还是题写了此绝。希望送去一丝暖意,温暖不幸而美丽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