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夕,我有幸加入蔡晓凤书法微信群,当看完《蔡老师聊聊为什么要学书法》,心之浮躁如立秋之莅临而静爽。先生高屋建瓴,从理论到实践,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在短暂的十几分钟课程里,向我们讲述了学书的大道理。
诚然,书法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养。既是国粹,又是灵魂飞翔的载体。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如果没有书法参与其中,就会缺陷,就显苍白。在世界精神日益贫困的当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较量,迫切需要有精神食粮的滋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更需要有国宝级的书法艺术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弘扬书法的正能量,扬国之灵魂,我们的未来才耀目世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PpzY8dTrdibXd5uOfbdbAXoR9bfqz6V4HTHsstCZ8u09T4PomOibickA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接着又看完《享受书法点评》,实为享受了一场书学文化大餐。先生点评李柱国三幅书法作品之后,从书法的精气神谈到用笔的和而不同,千变万化,同时又要统一于书法美学之中;谈到用墨的浓淡湿枯,结构的疏密错落有致;讲到大字的紧密小字的疏朗,楷隶行草的区别与同一……强调形体寓于思想、感情、气质、环境,从而将单纯的字上升到一种高雅的艺术、一种修行。实在受益匪浅。我不禁口占一绝,赞曰:
赠君水墨润荷香
蔡女遗风鹤恋翔
晓露迎新争曙色
凤衔月影吻朝阳
然后,在工作之余,迫不及待地看完先生十二讲,并且每看完一讲就将学习所得在手机上敲下来,便有了以下这些肤浅的体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wZiaHgXb8Ft5yjy6TpzwHebXNg6dKVlmicJP0OAiaLoN9icCXgQNGW41JHaEqwD6lzHKBDSmoTj4aU7Q/640?wx_fmt=jpeg
清晨,观蔡晓凤先生《<隶书初级课程>第一讲》,清风徐来,神清气爽。蔡先生将自己人生体验融于书法教学实践,是那样毫无保留,诲人不倦!如一站一坐要求初学者如学太极那样自然,让身心放松、整体协调,握笔要松紧适度……
先生通过数十载书法教与学的总结,通过人生的感悟,对传统书法教材与教习方法提出了质疑,敢于打破书法教材的常规(如横画的三角格式的画字),走出书法教学的误区,以激发初学者学书情趣。
先生认为书法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改变人类的精神世界,强调书法不要就事论事,要用书法理念写字,独抒情怀。因为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是历练人生、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再强调书法既可陶冶情操,是养生之道,又可彰显文化自信。正如乔布斯所言"要是我不学书法,就没有今天的苹果!",正因为他将书法元素全部用于苹果设计当中,才有举世瞻目的成就。
在回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书的关系问题时,蔡先生用鲁迅先生的那句“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经典巧妙作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首次听先生发出了“楷书之学原地踏步,隶书之学可行草也”的呼声。
接着听讲汉曹全碑横画的书写,领略了汉隶蚕头燕尾的魅力与一波三折的气韵沉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u1ZbwqTNBffAvahR2WXcuUlV04orIqPxQc1bX3daUjPq3ZxKoLJMJ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二讲内容是如何学习“蚕头燕尾”。
先生为人和蔼可亲,自身示范与手把手教学相结合,与其说在教书法,不如说在向学生畅谈她的艺术理想与人生;与其说是位执教多年、享誉教坛的老师,不如说是位慈祥的母亲或奶奶。
教学对象都是从未学书者。先生将其视为植树,一再强调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要求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谆谆告诫同学们,坐时要脚踏实地,站时脚要右前左后,让身心放松,如练气功。唯有入静、放松,才能进入学书最佳状态。强调握笔一定要掌握好松紧度,过紧易紧张而颤抖,过松则易滑脱。下笔要看笔锋,要注意好角度,入笔角度多样,要不拘一个地方。反复强调意在笔先,以意念左右笔势走向,从而避免刻意画字。强调惜墨如金,墨色浓淡依速度而定,墨完了再蘸。告诫大家隶书写好一横是基础,其他笔画如捺等也就是角度不同而已。写好一横,轻舟已过万重山。多次借用苏东坡的诗句,告诉初学者执笔的方法、下笔的角度等,增强了教学的形象生动感。
我认为此讲最精彩的一句话是:“用心去写”。并有幸目睹先生与现场习书学子进行“闭眼用心去写,再打开眼睛去写,感觉不一样。”的交流,由此深信——“用心去写,没有什么难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qp2f5wFT4p50lzRSInGFrNYvdegWyTicwNxHw4QepsEbsAaqnBIeohQ/640?wx_fmt=jpeg
“入门太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第三讲的关键词。蔡老师再次强调写字姿势、握笔方式的同时,提出写字工具选择的重要性。告诫同学们学隶书要购置兼毫适中笔锋的毛笔,书写时要放松放松再放松,不要为学书而学书,要将书法作为生活工作之余的修身养性。并饶有风趣地带领学生运笔放松。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先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学书所得,严厉地批评了那些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伪书法家的习书谬论,辩证而科学地提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材施教的学书观。她对曹全碑“人”之笔画分析讲解,可谓一种新发现。足见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广之细致。倘若中国有更多的蔡老师 ,何愁国学不兴,文化不自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rMK02AdVlAk3uX9J2LCIJ5Jh5LMHEOyw6mibqRw73ffpMEjR7w9Qyic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秋是入了,但如火的盛夏不曾离去。周末完成一篇朋友所托的文学书评后,看《隶书初级课程》第四讲,心情静爽许多。跟随蔡先生快乐学书法,尽管是凡夫俗子,但一笔一划中藏玄机,字与字间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起笔与收笔笔断意连,方法多样风格一致……因而思路得以拓展,灵魂得以飞翔,由此轻松入静,臻于天人合一。
先生所讲天下三大行书的故事因沉醉而飘逸因悲愤而疯狂因岑寂而凄凉,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情感与艺术相得益彰。可见,书法不是因写而写,而是心情与性灵的外显。
先生以身示范,传授临贴先读帖,做到眼中有竹心中有竹笔下有竹,又强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亦为学书至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3fbpwehv4XXvBbYsWeqfYiaTib0ofA0nuG9D8llicO0vjZWIzJb8VvAa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五讲紧扣快乐学书法的主题,通过学员作业的评点以及先生的即兴创作,巧妙地告诉初学者临帖重在读帖,读帖之要在乎细致入微,寻找字的笔画、间架的规律,然后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挥洒自如,表现曹全碑的飘逸、圆润。
入静的方法很多,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具有正能量的词汇,配以曼妙的音乐,让书法愉悦身心,忘却自我,美化他者。通过个人的学习,带动家人的共同参与,既可增进感情,又可和谐家庭,美意延年。
先生现场创作是本讲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也是传递美感与正能量的体现。一幅收放自如、灵动飘逸的隶书作品彰显了一位书法教育家的气质与魅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QVXcsibcIsOqib4UUBfRRsEglXM4dj5S8ibkHxmS3J0yQuHJIfb0ExZw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六讲可谓形神兼备,点评与示范结合,读帖与会意相融,最后随着曼妙舒徐的古典音乐的飘起,先生沉着、舒缓、刚柔相济、收放自如地挥洒“明月入怀”而进入高潮,却嘎然结束,浮躁因以沉寂,温柔相携恬静。
看完本讲,我觉得先生更像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她通过书法讲座传授了书法之外的有关素质教育问题。以自身对孩子教育成功的体验以及几十年教坛的感受,一再提出智慧教育之重之急。究人生与社会,强调书法养生之要。但学书、书法必须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心领会有心实践,千万不可为学而学,急功近利等。
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无时无处不显露其书法性情与博爱情怀,如乘车途中针对初学者学书疑难,就能巧妙地用学车倒桩之类的形象说法开悟初学者,从而让其顿悟而爱好有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BJwNtztibFXqyZVoKD2dSkrR6FMLJ6CjUo2ZJs8t8n3oLkkw7yZ0P7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七讲给我的感觉是初学者已经进入步行阶段,如果说前几讲是学步的话。先生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纵横捭阖论及当今乃至今后的人才培养,应该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以应对急遽的竞争时代发展需要。中国的问题归根结蒂出在教育。教育问题的迎刃而解,未来的中国将名副其实屹立世界东方。作为一位老教育家,对国家、时代忧患意识令人叹服,客观公正的治学态度令人起敬。
先生本讲重提书为心画,要求初学者边临摹边创作,切忌将写字仅仅当做描摹作画,当做工具。正如从初学者晓鸥同学的微信里所看到的心情文字——同样是下雨,心情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从而得出,每个人学与不学不一样,学了就会进入更高层次。点评晓鸥作品时,有褒有贬,但更多的是肯定,凸显先生豁达乐观、乐给人正能量的气质、风格。但作为一位书法老师,对晓鸥作品的墨色、大小、节奏、速度的变化、落款字的笔画僵化、印章不协调等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指教。
先生每写一幅作品,身体力行地选择充满正能量的内容的字来写。她已经完全将书法当做自己的人生一部分,当做开悟、觉己觉他的修炼,因此,对墨的掌控,同一种书法字体的整体把握,如曹全碑之“方”的提、顿、断、连,烂熟于心,行化于纸。
“志存高远”,应音乐之旋律如明月清风纤尘不染,亦似闲云野鹤悠然自得,同时仿佛高山流水、峻岭轻岚超然物外,齐天地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wZiaHgXb8Ft5yjy6TpzwHeb6xNxaZBVbJxn1iaJFySUED9SMgjGh9Ip5KiaZ2XJxvtIInQncCE1Rn2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8讲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先生要我们志存高远学书法,要初学者读经典,用经典的书论指导书法学习与创作。同时以保存完好的、字数多的经典之作——曹全碑指导初学者通过读帖临帖入门。一方面感悟其飘逸的艺术大气,濡染初学者的稚气,从“涌泉相报”等字的笔画、结构与布局来体会曹全碑的艺术特点,从而掌握握笔、运笔的方法;一方面时刻不忘基本功的培养训练,哪怕是纸的铺平这个小环节都语重心长、谆谆教诲。先生注重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的对比教学,强调隶书是行草的基础。坚持学员作业指导与自己示范结合,举止言谈之间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隶书“涌泉相报”在经典音乐的伴奏下,时而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自然、清新,时而似白云独去闲、鹤舞茂林之飘逸、悠然……一收一放挥洒之间犹如汩汩清泉流于茵茵草地,熠熠春晖漫洒波光。美仑美奂,不觉沉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aY4oEkm1wVsJLDJ7ywfib84JnbYr0oWsxhibP3lEibe9qWqeNWbMFWx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对联的书写贵速度而忌拘谨,贵大气而忌小气,即要气势如虹不可谨小慎微。以书者之气定字体大小,起笔收笔力求变化无穷,八面有锋;每写一笔均要轻松随意且注入激情情感,做到气到笔到运到,否则如用毛笔写硬笔,僵滞呆板。这是第9讲的核心。
先生本讲还对纸张的选择、对钢笔毛笔字的书写、对画家与书法家书法的特点,以及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等给予了对比性讲解,让初学者茅塞顿开,事半功倍。
先生进一步强调读帖临帖的重要性。要求大家读帖须细致入微,从中找出曹全碑的艺术规律,做到心中有书,写起来笔断意连,一气呵成,臻于创作最佳状态,达到最满意的效果。通过学员晓鸥等人作品的评讲与自身对联书写示范,给我们诠释了学书之道,让我们潜移默化于书法是生命的艺术是国粹是养生之道,从而激发一切热爱书法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们不断适应新时代,用心学书,用感情书写,同圆中国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wVK0j5b6aialrP5Etib4LJIIiaFysppFP7O5O1ONNxRWCkY4lEW9icN55nxtqXLgDh1xic1xicnMXPoVh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10讲主要围绕如何选帖的问题展开教学。先生总是拉家常般将你带到学习中来,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快乐,往往通过现身说法与亲自示范,让你身临其境,感受执笔、挥毫的洒脱、奔放,从而尽情地书写人生,放飞理想。
对读临帖的关键点把握,对选帖的重要性阐述,对单个字的笔画的左右与整幅字章法的营构,短暂的时间内无不涉猎。一笑一颦之间透露人生智慧,一横一竖之间见证艺术神韵,一起一坐之间彰显胸怀格局。
“抚育之恩”四个字自右往左,舒缓飘逸,收放灵动,干湿疏密、大小急徐、宽扁浓淡,合乎章法,融入性情,意在笔先,而行于法外,非数十年苦心砥砺,非研习经典神接古人,奚复能为?
学书至要在从师在悟性,学成之处缘天时地利人和。然哉。余观先生之书,尤信一个“活”字:不以学书而学书,不囿名利而勉强,轻松然率意然,若水到渠成,天地一体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qHRcMNFrmmQj51bOJwYbgJ0nYsQ7Pn6oRTOCM40yy8p0VuONtS6kc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背临是走向创作的关键一步,是检验初学者对读帖、运笔、布局等基本功掌握程度的标尺。先生在第11讲中,通过背临对联“德高名方远,心静神乃清”,给大家予以读帖背临示范,要求大家对字体大小、结构变化、笔画特点等要心领神会,内化于心,并风趣地批评了隶书楷书写、软笔硬笔书、画字代写字等常见又不易认知和改正的问题。
我聆听那空灵悠扬的古典音乐,忽然间置身溪泉流动的空谷,看见一位慈祥的老人在一片如茵的草地,挥舞长袖,与白云飘荡,同松涛意会……顷刻间,一副对联洋洋洒洒,展现天地间。随之,山欢水笑,蜂蝶翩飞,玉兔嬉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漫彻空谷,余音袅袅……
这是艺术的感染力!书法的力量是如此无穷,让你心旌摇荡,又让你心如止水。然而,唯有远离浮躁,静心书写,才能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唯有广播博采,选好种,培好土,根正苗红,收获才意想不到。
先生言传身教,让每个初学者最少得到如此启示。
世上的路千千万,要想登峰造极,入门太重要。先生发自肺腑的教导,看似平常,谁都可以这样呐喊,但唯有知行合一、无私的付出者,才不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是如春风细雨助尔前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9Vdj1d4k1RZFZssCPfXMwRM2kss1AoAOuZn3iayOSoaSgeyMZucRmXdzcr6Y0eUCSuqQr4VUEQX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为你点赞!这是我看完第12讲后第一句要说的话。
作为一个业余文学老爱好者,我首先要为初学有成者点赞。因为你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钟情,为了完善自己超越平庸而选择了高雅的人生追求,因为你们独具慧眼于茫茫人海中去浊扬清伐莠择良,选择了能够给予你快乐给予你精神食粮给予你灵魂飞翔的恩师。古人曰,良禽择木而栖,我深信未来的你,人生将阳光灿烂!
我更要为蔡先生点赞。我们从未见过,但你的人品气质无不流露于潇洒的书法中。您给人的感觉是如此和蔼、自信、阳光与青春永驻。
是的,人生虽然短暂但遗爱无穷。因为您志存高远,发奋图强,肩负教书育人、传承弘扬国粹的使命,毕生不忘学习、思考、创新,以苦为乐,做着根的事业,奉献着叶一般的博大无私。
个人的成功算不得什么,一代人一批人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在您晚年满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默默坚守,您用生命谱写了又一曲辉映青山的夕阳红。明月因此入怀,美意为之延年;抚育之恩,涌泉相报,成就了您的德艺双馨,圆了当初的少女之梦。您是雄鹰翱翔蓝天,又如涓流滋润人间。多少家庭因您瑞堂生辉,多少岁月有您丰富多彩。
您是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见证者,又是书法艺术的传播天使。您不仅仅代表自己,至少是一个时代某个阶层的缩影。为您而歌,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您。
我们每个成功者都不会乐极,定会清醒地将成功作为起点,正确处理好工作生活爱好,将有限的生命经营出无限的光和热,暖照自我,也暖照他者、社会……
我衷心祝福并殷切期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rO3gQiaQOgxwR0jjkFoYmreI08FuYuUPibojED8wmAgbIBsXArpyJYEtCLS6944C5QuAzoqPYrS4cx5twzz8Gx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蔡老师助理小林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