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永远只是自然界的派生物——答两位青年文友

(2017-10-17 10:58:04)
标签:

时评

文化

    有位网友为我写了篇《相识何须相见——我与吴远道先生的这两年》的文章。
    我与这位作者从未谋面,但知道他是位文学青年。他多次跟我谈到写作与发表、入会、拿奖等问题。今晚,我正好收到他编的这篇微文,又适逢与家乡一位青年诗人聊到类似话题。在转发他的写给我的微文前,特将我与家乡这位诗人的谈话复制上来,聊作对他多次提问的回复——
    经常看到有人说,写作其实是修行。我颇赞同这种观点。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写起来压力就大、苦恼就多。当然,在放弃名利写作的前提下,写出来了的能够让作品赢得名利也未尝不可。
    现在许多人跳不出来,为着求哪级刊物发表、拿什么奖,然后入什么级别的协会,然后便于在圈子内取得话语权,寻思去写,实际上是钻主宰者设置的圈套而写,结果另一种层面是努力了,未能如愿也就郁闷,多数觉得怀才不遇,因而愤世嫉俗……
    其实大多获奖的或者所谓权威刊物发表了的东东,如果撇开人类猎奇尚高的趋同心理,所带来的对作品的好感先入的因素,仔细一看也不过如此而已。但,人类为了趋同与和谐,总是在各个领域制订一些游戏规则让同类沿着那个标杆往上爬。自然爬不上去的是绝大多数,也就达到了设计者的初衷。
    天底下,人之智慧与能力大致相同,只是机缘、环境、自我努力不同,以致所谓成败径庭。为了超越自己的平庸,一些人谙熟游戏规则,通过迎合与出卖取得一些成就,以显示自我的非凡。
    然而,纵观人类的文化历史,历久弥新的就那么几位巨匠和几部著作。而我们多数人,所作的一切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掩耳盗铃罢了。正如所谓的上帝总是用玩弄的手腕激发人类的欲望,而又让所有的人参与其中,闹出诸多的笑话,仿佛皇帝的新装那样,追逐者却不自知,依然在那里自欺,依然拿同类出气。
    我说,人类再伟大,毕竟是地球的派生物,是无可超越其局限的。自然界制造人类,也可能是为了自身享受抑或生存的需要。
    2017年10月17日于黄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