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分方有聚兰亭
率意挥毫照汗青
何混芳尘捞近利
一如蚯蚓自清馨
后记:
下午,老乡文友曹万里来访,言及社会、人生,重点聊到文学与成名,生存与异化等。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边听边翻阅他送来的《城乡故事》。觉得面前这位靠文字为生的朋友,在当下文学被边缘化,尤其是纸媒被冷落的,同时文人学者过多热衷于功利的环境下,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创作、办刊,是难能可贵的。他对生活的激情、对文学的痴情、对朋友的真情,一如既往,更是令人感动。
我也谈了些关于读书与成名的管见。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不便记录。不过,我喜欢读的书不外乎中外古今历濯洗依旧传承的经典,不外乎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痛定思痛后的感悟。至于成名成家,不想是欺骗;只不过因为年龄的增长、天赋的不足,还有许多客观的原因,慢慢淡化了。我每天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也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相反,看到他人的进步、成功往往发自心底的快慰了。
又记:酒醒,鸟鸣。看手机,见友留言:什么话不便记录的咧?我说,关于文学吧,虽说没什么成名作,但写了三十余年,读了那么多经典,多少有些理解,对当下写作者和作品。倘若说些不中听的话只能增加负能量。对于工作吧,干了三十多年。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略知一二,尤其是对年轻于我又好像雄心勃勃者,在许多事上为人处世态度,更多看在眼里。倘若采取年轻时应对的方法,那就对大家都不好。因为曾经的我没能遇上现在我这样的环境与像我这样宽容的人。所以,还是装疯卖傻点好。非正能量的话不必记录了。文人相亲,亲的是自己;同事相融,融的也是自己。爱幼惜福,尊老也是惜福。不过,做到这一点是很寂寞而痛苦的。需要不断修为。3.24日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