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不久的一个周末,我搭乘朋友的便车回老家英山。车上,有幸认识了《岁月淘金》的作者何志弘女士。
回家后,我于闲暇中认真拜读了她赠与我的,这本几乎凝聚了她毕生心血的文集。对于一个刚步入半百人生,多少有些惶恐的人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醐醍灌顶。
从志弘这本文集中,我了解到她出生于湖北罗田一个书香世家。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创办过《金潮》杂志,做过《黄冈日报》记者,也曾南下北上历经文化游牧。可谓人生经历非凡,“更尝过冷暖人生的千滋百味”(作者语)。
《岁月淘金》洋洋洒洒40余万字,从《天南地北黄冈人》《宗教人物》《人物剪影》《外婆纪事》《散文》《政论》等六个方面记载了她人生岁月旅痕与心路历程。
何志弘不愧为科班出身的文学专业大学生,亦不愧为文学编辑、报社记者。她的文笔细腻、流畅,用词准确、生动,拟人状物简练、自然,选材择题新颖、典型,内容丰富,题旨深远,无不显露出一个才女特有的文学表达技巧与职场新闻工作者的娴熟套路。文中写人记事结合,描景咏物一体,抒情议论相融。极强的文学性与新闻性跃然纸上。
如作者在《“山洞奇人”夏斋公》(第二辑《宗教人物》)开头描写道:“山乡的月夜好静、好幽、好美。如水的清辉,把这四周的山、奇形怪状的石、九曲十八弯的小溪,还有这静立山乡的各种树,都镀上了一层圣洁的银色……”足见她驾驭语言文字与捕捉生活独特素材的能力。
志弘的优美文字里流淌着深山厚重情怀与泉水清纯魅力,饱含着一颗热爱生活、包容万物、追求恬淡、与人为善的心灵,彰显着受大山农民地道、朴实、勤劳等美德濡染的拼搏向上、乐于吃苦、无私奉献、追求圣洁的品性。尤其是她进入生命之秋写下的文字里,趋于一种对生命的珍重与敬畏,对自我的放逐与尊重,对人生的历练与顿悟。
如作者在《黑蝴蝶》(第五辑《散文》)中因朋友的突然离世而徒生感概:“作为女性,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用情较之男性要专一要投入,甚至一生都在情里缠绵,又兼之天性的爱虚荣,故而当爱情使生命挂满露珠时,女人的脚步是轻快的,脸上的笑容是盛开的。而一旦爱情之花开始枯萎,女人的真诚受到玷污,生命受到轻贱,许多女性仍然要拖着沉重的步履,拼搏想将已失去生机的婚姻死死拽住,这其实是对自己的极度不信任和轻视,更是对生命的自我斫伤。而这时候,友好地抽身退出是一种最文明的明智之举。女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贪,总想什么都要都完美。其实那是不可能的。在婚姻处于危险地段时,你一定要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并勇于割舍。勇于割舍是人格健康的表露,学会放弃是理性成熟的标志……”书中类似这样的感悟与真知灼见俯拾即是。
也许,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她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她生活曾经遭遇的不幸,但是她是智者、强者,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戕自贱,而是寻求一种精神的回归,提升自我,作诗意旅行。
在我们这个黑夜贫困时代,生存异化与价值虚无仍然是当下两大精神缺失的主题。唯有超然物外,重塑自我的人,才能拯救自己。
那天短暂的同行,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很有信仰和自我的女性。因为她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对这个时代进行深度解蔽,重塑自我,进行精神游牧,向诗意栖居。因而她是快乐的,余生会更加幸福地活着。
2015年元月25日草于黄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