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策楼的桔子红了

(2013-10-23 16:50:10)
标签:

旅游

    从黄州出发,北行约十六公里,便到了三岔路口沙子岗。如果你想去麻城、红安或上北京,你就左拐。当然,倘若是自驾游再好不过了,你只要再往前行十几分钟,就可以沿途参观林家大湾、李四光故居;如果右拐,再前行几分钟便到了黄州火车站;再前行不远,就到了陈潭秋烈士的故乡。如果想继续前行,就可以到浠水闻一多故居、蕲春李时珍纪念馆、黄梅四祖五祖、英山毕昇公园……

    快乐双休,我去的最多的是陈潭秋烈士的故乡——陈策楼。春可以看花,夏可以垂钓,秋可以品桔,冬可以赏雪。交通便利,宾至如归。

    一个暮秋的周末,一位摄影家朋友头天晚上诱我:陈策楼的桔子红了,趁天高气爽,我们明天去秀一把吧!

    早晨的阳光还只升起丈多高的时候,我们就从黄州赶到了陈策楼镇。多日无雨,空气显得干燥。我打开车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桔香。酸酸的,甜甜的桔味顿时沁入心房,我的嘴里不禁流出口水。

    透过车窗,我远远望见一棵又一棵挂满金黄抑或青绿桔子的树。已经是深秋,树上的叶子依然绿得茂盛。假若昨夜这里下了一场秋雨,我会毫不犹豫地将“青翠欲滴”几个字送予她们。

    我想到路旁的桔林去采摘几个又大又鲜的桔子,作为早餐。但话到嘴边,咽下去了。

朋友继续驾车,离陈策楼镇政府所在地愈来愈近。宽畅的公路两旁渐渐可见三两个农民摆满新鲜桔子的零时摊位。往来的车辆也有一两辆停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两个顾客,来到摊前,拿起刚摘下的桔子瞧了又瞧,捏了又捏。

    这时,卖桔子的农民顺手从篮子里拿起一个黄黄的大桔子,扳开,露出白里透红的桔瓣,送给买主品尝。

嗯。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我要十斤!

    我们的车子尽管快速路过,但那位顾客的啧啧赞叹声、津津有味的嘴嚼声,仿佛带有辐射与传染性,让我的嘴、牙齿和唾液都跟着他的感觉发生变化,口水不自觉地流出来。幸好朋友专注开车,没有看到我这副馋嘴相。

    我有点控制不住地问,我们准备哪儿过早啦?

    快了。

    的确,没过几分钟,车子就经过陈潭秋烈士的铜像广场,再左拐前行两分钟,就到了陈潭秋故居公园前面不远的桔园。

    说是桔园,并不大,但桔子正红,视野开阔,利于拍照。

    我们到达桔园时,桔园的主人­——一对中年妇女正忙于采摘。他们时而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矮处的成熟桔子连叶子一起剪下来,然后装进身边的箩筐;时而用长柄刀将树顶处的桔子摘下来,放进另外一只箩筐。有时,干脆将树枝拉到面前,用手摘。流着汗珠的古铜色脸上溢出收获后的喜悦。

    我分享着他们的幸福。奇怪,刚才饥饿的肚子不叫了,流口水的嘴不馋了。哦——,原来这就叫“秀色可餐”!

    桔园的主人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主动地叫我们采摘树上的桔子吃。女主人一脸热情地笑道,只要你们肚子装得下,尽管岔着吃!男主人则面授“天机”——采摘向阳的皮薄、水多,甜中微酸,开胃养颜。

    我找了一棵这样的树,摘下一个又大又圆的尝了一口。哇——,真的好甜!便囫囵吐枣地塞进肚子。

    男主人看了哈哈大笑,忙说,这种桔子要慢慢吃,就像汤要文火炖,否则就吃不出味来。

    朋友却细嚼慢咽,不停地点头叫好。我们忘了拍照,不自主地帮他们采摘桔子。我们边采,跟他们边聊。朋友有时也趁机把镜头对准大家,咔嚓一声。

    言谈中,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为了瞻仰陈潭秋烈士故居,不远万里而来。他们要亲眼目睹这位革命家的老屋,寻找烈士生前的足迹,聆听陈潭秋当年的声音……

    作为烈士的家乡,他们引以为荣。他们不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而去追求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

    桔山这边红了,那边将是怎样的风采?

    朋友,你只要抽点空闲去陈策楼感悟一番,你就不难找到答案。

    2013年10月22日于黄州东门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