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国的生态经济学与大别山旅游梦
(2013-08-05 16:44:07)
标签:
文化 |
认识方华国先生是在2007年黄冈市文联召开的《江山文艺》“银环杯”好作品颁奖大会上。
会议快要结束的前几分钟,一个其貌不扬、中等身材、眉宇间透着睿智的中年男子,连忙从我对面的一排座位上站起来,开始向与会者分发他的名片和市旅游局内部制订的小册子。
接到他的名片和资料,我才知道他是市旅游局副局长。看了一眼宣传小册子,我知道他是借机为本单位做宣传广告的。他还反复对我们每个人说,欢迎各位作家、摄影家、书法家给黄冈旅游景点写稿,只要稿子见报了,他们将给作者按所得稿费的双倍给予奖励。我对他的举止感到好奇,初识便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在一些媒体上多次见到他的摄影作品与文章。他真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的学者型干部。因为隔行,兴趣不一,我们没有什么来往。
去年底,黄冈市摄影家杜建新跟我谈起黄冈摄影界这几年的成就时,对方华国近几年的摄影赞不绝口。他说,方华国新近出版了宣传大别山、推介大别山,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的大型摄影作品集《魅力黄冈》,在全国影响不小,荣幸地加入了中国摄协。他想为方华国写篇文章,而且笑道,假如你们两个交往,肯定合得来的!方和你一样,对事业执著,对朋友实诚,爱岗敬业,不修边幅,只是为人有些心高气傲,有些固执……
不久,我在《东坡文艺》、汉网黄冈文坛等地方读到杜建新兄给方先生写的文章。对方先生的为人、爱好有了进一步了解。今年初,我带着我刚出版的《吴远道文学作品选》专程拜访了他。果然,我们一见如故,无所不谈。性相近,趣相投。走时,他送予我一本摄影集《魅力黄冈》和一本《宏观生态经济学》。
回到家,我就认真翻看他的《魅力黄冈》。我一气读完,爱不释手,兴奋之余,当即写起了读后感《无限风光妙手中——读方华国的摄影集<魅力黄冈>》。
方先生用他的摄影艺术表现了大别山的旖旎风光、风土人情、革命历史与人文精神,同时也艺术地助推了黄冈的旅游事业,编织了美丽的大别山旅游之梦。他依靠摄影,宣传了黄冈,立足旅游,发展了经济。他将工作、爱好成功地融为一体,从而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人生。难怪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于2007年4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旅游系统表彰大会上说:“方华国同志很有预见性,他当时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说服了领导,要发展旅游。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哪个地方只要在开会,他就驼着大展板去宣传,这个很厉害,这叫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给黄冈市经济发展开发了一个新的亮点。”
是的,方华国就是这样的工作狂。为了圆黄冈旅游梦,不惜奔走。无论是在黄冈师范应邀授课还是到市委党校作报告,无论是参加各种会议还是应邀参加学术、摄影活动,他都不离本行,他都要想方设法宣传大别山旅游,宣传他的生态经济学。无时无刻不在践行自己在《宏观生态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
《宏观生态经济学》一书,我用了半年时间才读完。对这本书,我总的感觉是思路开阔,知识丰富,材料详实,高屋建瓴。方先生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从人类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的本质,阐述了人永远是自然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尽可能地实现生态正效益,才是保护自然与人类本身,从而提出了构建生态经济的新观点、新方法。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过上幸福的日子,方先生的这部著作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无不与今天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相一致的。而他这种探索、思考、发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因此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中国社科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王松霈说:“方华国同志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生态经济,并著成了《网·结构·轨迹》,得到了刘国光先生的肯定。”
我分享了他的探索成果与成就的快乐。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在于坚持,在于义无反顾,在于心系苍生与天下,在于不怕艰难险阻。
方华国很赞同我的观点。他告诉我,他有今天的成就是建立在从小立志为大别山作点好事的梦想之上。他出生在罗田县一个深山沟的农民家庭,是党和人民让他接受很好的教育,中专毕业后又有幸安排在罗田天堂寨林场工作。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既给了他梦想,又磨砺了意志。他在质疑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狭隘时,痛心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与追求政绩、经济指标的短期行为。他提出在重视人类劳动创造正价值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他所创造的负价值!为此,1992年他就提出了能量价值论。他冥思苦想,如何将美丽的天堂寨开发成旅游景点,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当地经济?为了回答一系列的设想、疑难,他不得不时时充电,坚持自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科技知识。他慢慢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他以摄影为突破口,通过照片来推介天堂寨,取得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他的不懈追求与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他的设想最终成为现实。辛勤的耕耘与可观的成就,让他从天堂寨林场走到县旅游局任局长,然后又走向黄冈市旅游局任副局长。职位的提升,对他而言不是权力加大了,而是责任更重了,理想更高了。
就任黄冈市旅游局副局长的方华国,他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全市的高山、峡谷、遗址、庙堂……他像一个发现者,头戴旅游帽,身背照相机,行走在黄冈各地,去努力寻找大别山每一个处女般的景点。
2007年春,他在麻城龟山发现了一片杜鹃花海,当即与时任麻城市长的李开寿联系,提出了开发龟山杜鹃旅游的构想。一年后,“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就被当做麻城龟山旅游名片,享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市旅游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几何数列增长。
今年四月,方华国重游龟山,喜不自胜,面对火烧云般的杜鹃花海,不禁吟哦:“远上云峰石径斜,杜鹃花海似朝霞。龟山岩绿煮涎水,品茗临风话桑麻。盘山步道云中绕,倚水亭台众口夸。四海宾朋纷沓至,犹忆当年初识花。”
这是一个探索者成功后的感慨,也是一个发现者流露出的喜悦,同时是一个旅游工作者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人文情怀的最好写照。
2013年7月15日草于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