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回如许春光

(2009-10-16 20:38:54)
标签:

杂谈

    今天上午,我和两个摄影爱好者应黄州区陈策楼镇副镇长佑四兄的邀请去踏青,顺便推销我的小说集  《哦,纯姐》。

    认识佑四兄是我在陈策楼村驻点,他任该村主任时的事。随着他工作的变动,来黄州办事的次数逐渐频繁,彼此见面的机会也便多起来。尽管我在仕途上没有什么进步,政治上对他没什么帮助,但他对我一如既往,十分珍惜那段逝去却美好的时光。

    为了扶持他们村的村办企业,当时我们小康工作队给他们村搞了几百个商品粮户口指标。一直想跳出农门的农民不惜几百甚至千把元买个城镇非农户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逃避各种农业税费。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城里人的生活才叫生活。哪怕大集体时期的饥饿、贫困、束缚等问题已让温饱、小康、自由所代替。农民与其他人一样,追求自由、幸福、价值、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环境的改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会不断觉醒、增强……

    席间,我问到这些年乡村工作的变化,农民对政府的需求、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的向往等问题。佑四告诉我,现在镇里的工作主要是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一句话壮大自己,服务农民,维护社会稳定。村里的工作主要是抓惠农政策的落实,民事调解。总之,乡村工作比过去不知轻松多少,但意义又不知重要、重大多少!

    我本想接下话茬,同行的思想者说,大作家,是不是想深入生活咧?吃完饭,镇长忙,不再打扰他。我带你到一个地方看看,你定有收获。愿不愿意去?

    随行的小郭马上附和道: 吴老师,真的可让您一饱眼福。我们单位一名退休工人于2002年就开始在老家承包了50亩荒山,先后投资6万多元栽种桃树、板栗、柑橘1200多棵;2008年又将其中20亩果林开发建成集果树、养鸡于一体的生态林,养鸡1000余只。光去年就实现养鸡、果树总收入4万余元,利润2。。5万元,国家还给养鸡补贴2/只、退耕还林补贴210/亩。

    真像阿林子写的那首诗说的一样——你来时,花香满径。思想者打断他的话,喝口啤酒,笑着说。

    你们说的是团风县烽火村吧。离我们陈策楼不远。好,吃完饭后,我不奉陪了。你们去踏踏青,会带回一路春光。佑四也十分风趣,站起来,喝团圆酒。

    沿着陈策楼镇街道一直往北走,约一公里处靠路左有个小商店。因为思想者在离开镇政府时与主人打了电话。当我们到小商店不久,就有辆电动三轮车开来。司机中等身材,皮肤黑里透红,眼睛眯缝着笑意。他将车停在我们跟前,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包黄鹤楼牌香烟,准备给我们递烟时,我们异口同声予以拒绝。

    我们便在他的邀请下上车。车厢内放着一张小木椅、两个圆形矮塑料凳子。车子启动后,他反复叮嘱我们要坐好,要用手扒住车厢边缘。

    一路的颠簸,但还是让绿油油的麦苗、葱郁的树林、谢了金黄油菜花却开始饱满的菜子田、清明刚去被祭扫过的坟墓前的红白灵花……吸引了眼球。天空本来是没有阳光的,但是自然、清新的乡村空气,主人的质朴和热情,美丽的焕发着生机的景色,让人如饮甘露、如浴娇阳。

    大约一刻钟,我们到达了主人家。见我们的到来,女主人及其女儿女婿都出门迎接。堂屋里桌上的饭菜也在恭候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我们说,刚吃过了。他们不信似的说,我们接到电话后,一直等你们来吃饭呢。你看,菜都快凉了。

    我想,他们原都在黄冈市电力公司工作,彼此可能太客气,便主动说:徐师傅,你闻闻,我口里仍在冒着啤酒气呢。

    他们确乎信了,进屋用餐。女主人又从屋里拿出花生、茶招待我们。

    我一看时间,已是下午1点半了。

    吃完饭后,主人一家陪着我们参观养鸡场、果山。同行的两位摄影爱好者不停地拍照。

    我被眼前的绿陶醉了。远处是茂密的透着嫩绿的山,以及山上的疯长绿叶的树、零星的开着艳红、粉红、鹅黄、蛋黄色的花;近处则是细碎、娇嫩、绿意盎然的板栗新枝苗叶,已结成珍珠大小果子的桃树,放养在树下、草地的母鸡雏子,以及翩飞的黑色、黄色、白色的蝴蝶……

    我不由得深情地看了眼面前这位脸上写着乐观、执着、和善的退休工人。在肃然起敬之后,不禁想:一个月有2000多元退休费,放弃城里舒适的日子不过,却回乡吃这些苦,到底为什么呢?

    他们忙着拍照。我则抓紧时间和徐师傅攀谈。

    他说,自己在职时,正好赶上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乡村干部又将惠农政策宣传到位。村支书主动到单位找他宣传政策。告诉他村里想将荒山绿化,但缺资金,只好发动有钱人去承包。政策是只交80/亩的管理费,可得到30年的使用权。他想,自己离退休没几年了。退休后在单位住着,无所事事,徒生烦恼。整天像其他老同志那样早晨跑步,白天逛菜场,傍晚散步(遇到下雨落雪则间断),晚上看电视,对身体不利。不如回家开山育林,可锻炼身体;春天看百花开、禾苗绿,秋收硕果,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从而怡情益寿,还可抢抓惠农机遇,赚取劳动所得。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何况我搞的是生态农业?说着,他用手指着跟前的桃树、鸡,说:养鸡为了吃树上虫子,避免打农药,收获的果子、养出的鸡无污染;鸡粪可以补充果树养料,节约开支,你说是不是?他咧嘴而笑,笑得那么阳光!

    是的。陶翁的梦想在当代人的身上实现了。但是,面前的这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不仅仅实现的是封建时代一个士大夫的梦想。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惠及13亿华夏儿女的缩影,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富强!

    徐师傅还向我谈了回家创业之初一些人的不解甚至讥诮,谈了村党支部对他的支持,乡邻对他的帮助……我听得津津有味。但不得不告辞而去。

    沿着来时的路,他的车子颠簸在蜿蜒却平坦的乡村水泥路上。

    我们兴奋不已,满载着愉快、感激、希望,离开这个平凡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回家路上,小丫头——我习惯这样称呼我的老婆,打电话问我今天给她带回了什么好心情?

    我不假思索地道——如许春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    春
后一篇:又闻鸟语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