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林墨根大师诞辰101周年忆恩师
---王建强
我自幼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长期失眠上学时候基本每月都要进一次医院,也不喜欢体育运动,小学中学体育成绩从来没及格过,在医院体检又无任何问题,中医医生认为是气血虚,建议练练太极拳,1982年春当时我家住成都市体育中心附近江汉路,就到体育场去找老师学太极,真是幸运,一来就找到恩师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师,中国武术八段林墨根老师,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一练就练了近四十年,从未中断过。下面谈谈跟林老师学拳
30 年间的一些事。
为了验证是否真有柔化刚发、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1992年4月,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重点单位太极拳推手观摩交流会上师父林墨根挺身而出,先后与全国推手总裁判长和此次比赛的重量级推手冠军推手较技。在直径六米的竞赛圈内,师父运用太极拳的引化掷发功夫,转瞬间就让对手腾空飞出丈外,跌倒在地……人们终于领略到了神奇的太极拳功夫,看到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描述的“耄耋能御众”的神功绝技。师父
林墨根老师,六十余年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一生桃李满天下。师父
一生就是为了证悟太极而来,传法无数,诲人不倦。即便在他去世之前两小时,还起来与徒弟推手,然后安然而去。林墨根老师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家庭也被成都市武协授予“蓉城武术之家”的光荣称号。
我 当时跟师父林墨根老师学拳时
师父住在体育场旁边东华门街,每天早上六点天府广场钟楼钟响准时练拳,师父教拳极严格,记得刚拜师那会儿,每天早上体育场打完拳后跟师父回家,在师父家里教我,师父教我一个揽雀尾动作,这一个动作反反复复教了两个星期,老师觉得满意后才教下一个动作,由于我自己天生愚钝学拳很久都不得要领,师父不厌其烦的把揽雀尾拆开一个细节动作的手把手教我。还经常教导我们“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宁可饿饭,不可饿拳”。
师父不光是教我们功夫上孜孜不倦,亨亨教诲,还在日常生活中爱徒如子,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事,我虽天生愚钝师父从不嫌弃,反而关爱有加,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帮助困难,耐心教导培养,不但拆迁搬家后把体育中心太极推手辅导站交给我负责代师传艺,还把师门中和四川太极推手研究会中的很多事物交给我来打理,以培养我为人处事,在社会上立足和谋生的能力。才有我今天成为真正职业太极人。
师父自己在尊师重道上也是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弟子们参加给李雅轩师爷修墓立碑,几十年如一日,每年清明都安排我组织师兄弟们,由他老人家亲自带领去西郊外青波堰给师爷李雅轩扫墓祭祀。师父林墨根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我关心也是无微不至,
2003
年我拆迁搬家把膝盖膑骨摔骨折了,在体育医院住院,师父知道了不顾自己刚做了手术从医院出来还在恢复期,马上打电话叫文治权师兄开车载他赶到医院来看我,听说我害怕做手术时,撩起衣服露出伤口对我说:’建强不要怕雄起,你看我八十几岁了都不怕做手术,做了就好了,体育场辅导站还等到你腿好了继续教拳’。在师父的鼓励下我手术成功,恢复健康重返拳场。恩师已离开我们11年了,今年是林墨根老师诞辰101周年。
“细数平生,受师恩深重而无以为报”,师恩难忘!
王建强
中国民建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四川省武术协会太极推手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成都市分会会长、四川省武术馆太极推手教练,成都市武术协会太极拳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武协成体中心太极推手辅导站长兼教练、四川省国光文化科技研究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老体协太极拳分会理事。
王建强于2020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