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写作难度的三个层次

(2024-02-22 23:56:29)
标签:

教育/写作

分类: 科学/教育

浅议写作难度的三个层次

牛湘坤

  我在此文中讨论的是写作难度的层次,而不是写作水平的层次。也就是说,写作难度大的文章的水平可能高,但也可能低。写作难度小的文章可能水平低,但也可能水平高。 

  另外,我讨论的写作难度也与作品的读者数量不相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可能成反比。也就是说,写作难度大的作品可能读者多,也可能读者少。写作难度小的作品可能读者少,但也可能读者很多。

       写作是个复杂的问题,写作难度的分层同样是复杂的问题。所以此文的分层也只是大概的分层,并非绝对。

  我将写作难度大概分为三个层次。

一、文学记叙文层次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文学作品是写作中最常见的文化体裁,流传最广,读者也最多。除了该种文体生动有趣外,还应归功于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相对较小。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们最容易掌握的写作文体也是该种类型。在我所著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书中,我也谈到过:文学记叙由于借助了大量的形象思维,因而写作起来相对容易。文学记叙写作大概应划分为写作难度的第一层次。

二、一般议论文层次

  写作难度的第二个层次是一般议论文。在我的书中,我曾说到议论文写作由于较少借助形象思维,或说语言思维占据较大篇幅,因而写作难度较大。在我所教的初高中学生中,记叙文大多写得较好,但议论文则差很多,以至于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训练学生的小论文写作

  也不知人们在文化学习中是天生懒惰还是其他原因,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感到,大多数人如果不是承受着一定的强迫性,当大致学会了文学记叙写作后,一般都不愿意再学习难度较高的议论文写作。或者说,当学习者有自由选择写作文体的时候,一般都愿意选择文学记叙写作,而不愿意选择议论文写作。

  然而很遗憾,虽然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文学记叙写作占有最普遍的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议论文的写作所占比重更大。在我个人的写作中,虽然也有文学记叙性写作,但这基本上是一种业余爱好或消遣。工作中所要求的文体基本上都偏向议论文写作。

  前不久,我在美篇上写了一文《现代文盲标志之我见》。在文中,我把能否表达自己的思想看作是否有文化的标志。这里说的表达思想实际上主要是指议论文写作,而不是指文学记叙写作。单纯会写文学记叙类作品,而不会写议论文的话,在我看来是很遗憾的,这至少在工作中将处于相对劣势。

  从哲学角度看一般议论文,我通常也把这种写作称为知性思维。在我的书中,我曾说道:知性思维在大部分情况下分析问题一般也是正确的,至少错误表现得不明显。只是分析太复杂的问题时,该种思维才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三、哲学分析层次

  哲学分析文实际上也是一种议论文,只不过这种议论文比较复杂,或称为复杂议论文吧。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通常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以文学记叙写作方式或以一般议论文写作方式无法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这时就需要一种更为复杂的写作分析方式。而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哲学分析方式,是写作难度更大的第三层次。从写作角度说,我也把它称为双重腹稿思维

  这种分析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科学解谜方式,对生活中非常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剖分析,寻找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或本质,以揭示复杂事物的真相。

  这种分析方法难度最大,它要求分析者懂得一定程度的哲学。正是这种分析写作难度太大,因而普遍不受人们欢迎,作者少,读者似乎更少,但它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方法或写作方法,它与人类的进步程度密切相关。

  当然,这里说的哲学分析是指对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现实问题所进行的分析,而不是指对西方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的评述。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对这种分析方式非常重视,用该种分析方法创造了很多科学理论,使西方国家在近代飞速发展,在经济等很多方面迅速超越中国等东方社会。

  另外,该种分析方法的发展程度好像也与文学作品的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某一时代的哲学观念先进,则该时代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大致也先进。反之文学作品的思想则可能落后,甚至野蛮。或者说,当哲学分析水平进步时,文学水平也可能会相应进步。当哲学分析水平无法进步时,该时代的文学水平似乎也会受阻。

  以上大致分析了写作难度的三个层次,仅供参考!

                  2024.2.21.

【新华正版畅销图书】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牛湘坤 广东人民出版社

   22.11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