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兼备气自华——写在贝新祯老师《乡愁阿勒泰》结集发表之际(殷剑平)
(2018-04-16 10:22:57)
标签:
不仅仅是序殷剑平 |
分类: 再回首 |
不仅仅是序之序 选载(8)
才情兼备气自华
——写在贝新祯老师《乡愁阿勒泰》结集发表之际
殷剑平
在我36年的从教生涯中,有着三段工作经历:农十师北屯中学、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和新疆教育学院。贝新祯老师是我在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工作时的同事、领导和挚友。自1994年他调回上海工作后,已分别20多年,而且上海与乌鲁木齐相距遥远,但我们从未中断沟通和联系,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贝老师之所以让我尊重、敬佩,让我十分珍惜与他的友情,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才气和人格魅力,具体来说有如下方面:
一是随遇而安。贝老师出生于大上海一个生活条件非常富足的家庭,且毕业于我国师范类著名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先天和后天条件都卓尔不凡。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条件而嫌弃阿勒泰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无论在部队农场再教育,还是在红墩公社附近的师范教书,他都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勤勉工作。他在阿勒泰工作了20多年,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最充沛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阿勒泰,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将阿勒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从他的《乡愁阿勒泰》一篇篇文章中,无不为他的赤子之心所感动、所激励。
二是才华横溢。贝老师是我见过的少有的聪明人。人的智商分上中下,贝老师显然属于智力超常者。他的聪明可以从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比如,他长期担任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工作游刃有余,显得轻松自在。他不仅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而且在许多方面的业绩位列全疆中师前茅。他金点子既多又快,随手拈来,让人称绝不已。学校的大型活动,如毕业汇报、文艺汇演、合唱比赛、技能大赛、校庆活动等,只要由他参与策划,一定会让大家啧啧称赞,成绩一定不菲。他毕业于华东师大物理系,但由于工作需要,长期从事语文、逻辑、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所涉足的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出类拔萃。他在一个偏僻的名不见经传的中等师范学校为师,竟然出任全国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见他有着怎样过人的智慧和学识功底。他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而且,将这些爱好都发展到了极致。比如,写文、作诗、书法、篆刻,其造诣绝非一般人可以企及。
三是风趣幽默。贝老师是个十分有趣的人,与他相处会让工作和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他表达能力极强,除了条理清楚之外,主要是风趣幽默,同样的意思从他嘴里讲出来,就显得生动有趣。所以全校开大会,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他的讲话或发言。他上课效果极好,即使酷暑伏天,学生也很少打瞌睡,课堂总是欢声笑语。据80届文科班同学讲,他有段时间喜欢在逻辑课上与大家玩“魔术”,冷不丁从袖口里掏出一沓试卷来随堂测验,弄得那段时间同学们见他进教室时,大家总盯着他的衣袖看。多年过去了,大家凑到一起,谈起此事,仍然觉得十分好玩。他喜欢与人开玩笑。比如,将同事的自行车藏起来,然后假装帮人“破案”;新学期刚见面,他会假装与异性说,咱们来个西方式的拥抱如何?他与斯兰别克老师长期共事主政教务处,两人关系甚好,但却互称“难听”的外号。他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与大家特别是年轻同事交往,与许多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段时间大家喜欢在周末AA制聚餐放松身心,开始是在各家轮流做东,后来改为在餐馆聚餐。那段时间,我们喝了不少他的好酒。记得有一年春节,大家齐聚到他家拜年,他为了让大家喝好,拿出了几瓶高度白酒,按品质高低摆成一排,最后是五粮液,声明喝酒规则是“爬坡”,按酒的品质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喝。当年我们都很年轻,为了喝上五粮液,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愣是将他的五粮液喝进肚里。尽管有人过量失态,但非常尽兴,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在餐馆聚餐更是趣味无穷。小城餐馆不多,但凡有特色的餐馆让我们吃遍了,甚至吃到了蛇类。大家自己掏钱吃饭,吃得心安理得,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违反规定。同事周末聚餐,不讲客套,不拘小节,常常不等菜上齐就开吃,下一盘菜上来时,上一盘已吃成空盘,服务生端来下一盘菜时,顺便收走前面的空盘。当然,也闹过不少吃饭的笑话。比如,有一次吃海鲜汤浇锅巴,服务生先端上锅巴,当端来海鲜汤汁时,却不见了桌上的油炸锅巴,弄得服务生挠头犯迷糊。原来,大家误将先端上来的油炸锅巴看成是一道菜,在服务生去后堂取汤时就将油炸锅巴扫荡干净了,只留下了空盘子。
四是生活高雅。可能与他的出身有关,贝老师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人。在阿勒泰这个偏僻的小城,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显得十分出众,用今天的语言就是时尚生活的引领者。地区师范第一个穿西装的人是他,第一个用冰箱的人是他,第一个开高级轻便摩托车的人也是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兴起跳交谊舞,他顶着压力,组织大家扫舞盲。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师范学校出了不少交谊舞骨干分子,比如赵存贤、王海龙(我也算一个)。那时候的舞瘾的确很大,不仅在学校跳,还去城里跳,有时要冒着风雪严寒或踏着泥泞的道路去城里跳。现在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时却乐此不疲。贝老师的这种生活态度依然延续到了现在,我们从他的微信微博和书籍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尽管年逾古稀,心态依然年轻。看电影、品芭蕾、会朋友、尝美食、种花草、养宠物、玩书法、刻篆章、写博文、出书稿,时而周游列国、时而隐居别墅,活得潇洒怡人。
五是有情有义。贝老师卓越的智商、丰富的经历和勤奋的性格,使他在教学、学术等方面成绩卓著。他教学技艺精湛、有口皆碑;他口才极佳,常人难及;他写作能力极强,作品颇丰;他在逻辑学领域,造诣很深,曾获得金岳霖学术成果大奖,因此,他是阿勒泰地区最早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在我的书架上,有不少熟悉的朋友赠送的他们自己撰写的书籍,贝老师的书是最多的。为了写这篇文字,我仔细浏览了书架,贝老师撰写出版的书籍多达七八本,如《简明逻辑实用词典》《童趣逻辑》《逻辑与语言新论》《一个40后的一轮甲子》《byd2020》《说事三季》《微忆微痴》等,即使一位专业作家,亦算较为高产,何况他只是兴趣使然“随便玩玩”,可见他的写作才能非同一般。可以说,贝老师是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我在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工作的那些日子里,走遍阿勒泰地区的角角落落,只要与人说起地区师范,大家总会提及贝新祯老师并以他作为重要话题,大家似乎将熟悉、了解他而感到荣幸和骄傲。其实,贝老师为人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才气,更重要的是他的情怀。他是一位重情义的性情中人。他对父母和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系列自传体作品《甲子》《byd2020》《微忆微痴》中能充分感受到。他对朋友十分重情谊,他帮助照相馆老周发家致富的故事在阿勒泰被传为佳话。他与韩翻译两家的交往,可谓“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范。地区师范的许多同事都感到,只要遇到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找到他,他一定有求必应,倾力相助。虽然他起点很高、学识渊博、又身为领导,但从不居高自傲,而是平易近人。他非常善于交心,敢于坦露心怀,甚至暴露自己的隐私,给人以无比的亲切感和亲近感。所以,他在同事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地区师范有一些同事因各种原因离开后,从此就与大家绝交不再往来,但贝老师回到上海后,一直与大家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初是写信,后来打电话,发微信。所以,阿勒泰的许多同事、学生只要去上海,都尽可能地与他联系,哪怕匆匆一面,也要了却一番思念之情。
《乡愁阿勒泰》是贝老师近年来的微博作品,他边写边发,每次在微信发表,我都会认真拜读。夜深人静,读他的文稿简直是一种享受。我也离开阿勒泰十六年了,从他的文字里,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不断勾起我对那段生活的美好回忆。感谢您——贝老师!祝愿您身体康健并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2018年3月5日于新疆教育学院
(殷剑平,祖籍江苏泰兴,新疆教育学院教科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系;1983年到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任教,2002年到新疆教育学院任教,现已退休。历任新疆教育学院教科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教科学院院长助理等职务。曾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新疆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自治区职业心理咨询师考核鉴定组专家评委。曾受聘担任“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CFP)’和‘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省级专家”、“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指导教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西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指导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校长工作室指导专家”等社会职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