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赋
洪荒宇宙,混沌茅庐。女娲布始,盘古开初。赖上天之下遣,谋大地之宏图。众生理治,降轩辕以启悟;百姓分宗,立华夏以醍醐。谋长远而争高下,展宽容而改虚无。拓火种而推进,延刀耕而匡扶。少惊敏锐,思炎黄之新境;壮论雌雄,画龙凤之天符。山河一统,累传奇于史册;家国双赢,铭神话于殊途。无愧三皇之续,当尊万岁之呼。
开一元之始,揽万里之乡。举七星旗而战,布六兽阵而强。阪泉冀州涿鹿,挥师三战;红日明月繁星,借主四方。立古国而兴法制,收沃野而拓边疆。东临渤海之涯,日升为界;西至空桐之脚,月落收缰。北界釜山根脉,诸侯会拜;南登熊耳峰巅,饮马长江。进而以雄治:八家成一井,井井而序列;十邑结群都,都都而规章。建一旅以护国,设九州以擎纲。声色衣香味室,六重严禁;君王臣子黎民,九德彰扬。惟仁是行,三少三公而佐;修德立义,百官百职而匡。分级服从于首府,集权统治于中央。忠君报国,启智而终蛮野;
孝老尊贤,化愚而解迷茫。于是,五帝高居之首位,千秋无比之贤王。
民以食为天,户以地为主。心系方田,步量丈亩。闻鸡而务早,殷勤以顺四时;造铧而犁春,精细而耕五谷。界限公私,均衡贫富。祭祀以三牲,扶农以六畜。种柞养蚕,度冷暖以织罗;提泉凿井,化沽涸以饮露。施农具而精明,谋陶窑而进步。剑戟刀茅,着冶炼而强军;楼祠殿庙,成规模而祭祖。举文武以兴工商,依农林而通牧副。顺官民之交易,货币通行;缩山水之距离,车船引渡。民以乐业而居,官以忠君而赴。天地人和,尽尝雨适风调;君臣民顺,共享河清山驻。于是,筹万物之枯荣,顺三光之寒暑。气节随时节而升华,民风促世风而纯朴。牵境界之方圆,解黎民之疾苦。嗟乎,乃华夏之始祖也!
生存进化,习俗文明。巡天地而知历数,览山河而测运程。甲子纪年,六十载而轮回生肖;阴阳对偶,五行说以囊括精灵。仰天而通时节,融地而及墒情。着仓颉纵横以造字,合岐黄问答之内经。观奎星圜曲之式,始兴书契;察鸟兽蹄爪之迹,以代结绳。尝百草而医患,传千秋而养生。音律和弦,施礼乐于庄重;著书立传,崇儒道于振兴。造东方之富饶,开万里之繁荣。
呜呼:溯千秋史册而功勋累累,
承万姓根源而事迹昭昭!
【注】:
意为三皇五帝之前,大到宇宙,小到茅庐均处于混沌荒芜状态;
指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传说;
指黄帝先后梦到凤凰和龙,人间才有了龙凤之形象;
传说黄帝和炎帝、蚩尤战争中,举七星旗,具体说法不一;布熊罴貔貅貙虎六兽阵;
黄帝时期在阪泉、冀州、涿鹿的三个战役。是最著名的三大战役;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于釜山;
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九德——官名。君设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
黄帝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黄帝最初以步距丈量田亩;
以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并以推进华夏文明的卓越功绩而被尊为始祖;
历法: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岁时节候的次序、帝王继承的次序等。
五行:黄帝时期发明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五大类;
指仓颉发明文字,和《黄帝内经》;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传说: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