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蚂蚁过河
(2011-04-02 14:40: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 |
活动背景:纸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也经常用到纸,最近,在玩纸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纸船放进水里会沉下去?”“为什么黑色的水笔画在纸杯上颜色会很淡?”……面对幼儿的疑问,我产生了设计科学探索活动“吸水的小纸船”的想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吸水特点,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四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速度的不同。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并进行记录。
3、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了解纸的吸水速度有快有慢的特性。
活动难点:实验时幼儿的不当操作可能影响观察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小蚂蚁玩偶一只。
2、面巾纸、宣纸、报纸、挂历纸做成的小船各人手一只;装入水的水盆、毛巾人手一份。
3、幼儿人手两张记录表。(分为预想记录表与实验记录表)
4、活动前已对各种纸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导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呀?
幼:小蚂蚁。
师:对,小蚂蚁遇到了困难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幼:愿意。
师:小蚂蚁的家住在森林里,这几天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它的家人全被困在了家里,家里的粮食很快都吃完了,它们想出去找点吃的东西,可是,在找食物的路上有一条大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小蚂蚁不知该怎么办,小朋友,你们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
幼:游泳、搭一座桥、坐船……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小蚂蚁决定坐船过河。老师已经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小船,但不是每条船都能帮小蚂蚁过河的。
二、感知不同质地的纸,幼儿进行猜想记录。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小船都是用什么做的?
幼:面巾纸、报纸、宣纸、挂历纸……
师:对了,这些小船都是由不同材料的纸做成的,有些纸做的小船到了河里就很快会沉入水底,不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有些纸做的小船飘浮在水上的时间长,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小朋友,你认为哪条小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呢?
幼:报纸船、宣纸船、挂历纸船……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你认为是哪条船,就在哪条船的下面打个勾。[幼儿在记录表1上进行猜想记录]
三、幼儿实验操作,进行观察记录。
师: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宣纸船,有的认为是报纸船,有的认为是挂历纸船,想法都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到底是哪条船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呢?
幼:放到水里比一比……
师: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水盆,请你们自己动手将这些小船同时放入水中,看一看哪条船最先沉入水底,哪条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比一比,然后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记下来,哪条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就在哪条船下打勾。[幼儿操作并观察记录结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方法,给予必要性的指导]
四、交流讨论观察结果,比较两次记录的异同。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哪条小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过河?
幼:挂历纸船。
师:你们看到面巾纸船放到水中之后怎样了?
幼:很快就沉下去了。
师:为什么面巾纸船放到水中会很快就沉下去呢?
幼:它很薄、它很软、它吸水快……
师:对了,因为面巾纸船吸水性很强,吸水的速度快,所以它入到水中很快就沉下去了。那么宣纸放到水中是怎样的呢?
幼:也很快就沉下去了、比面巾纸船慢一点……
师:为什么?
幼:宣纸吸水的速度也很快。
师:对了。报纸船放到水中是怎样的呢?
幼:慢慢地沉下去、很慢很慢……
师:为什么?
幼:它有点硬、它比面巾纸厚、它吸水慢……
师:对,报纸比面巾纸、宣纸厚一点,吸水的速度慢,所以是慢慢地沉下去的。那么挂历纸船放到水里是什么样的呢?
幼:浮的时间最长……
师:为什么?
幼:它最硬、它很厚、它不吸水……
师:其实挂历纸船也吸水,只不过它比面巾纸船、宣纸船、报纸船吸水的速度慢得多,所以它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安全的过河。小朋友,你们第一次勾的结果和第二次勾的结果一样吗?
幼:不一样、一样……
五、小结,结束。
师:其实呀,有的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光用脑袋去想,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对的,只有自己动手去做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师:现在让我们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蚂蚁,让它们快坐挂历纸船过河去找食物吧。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四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速度的不同。
活动重点: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了解纸的吸水速度有快有慢的特性。
活动难点:实验时幼儿的不当操作可能影响观察到的结果。
1、小蚂蚁玩偶一只。
2、面巾纸、宣纸、报纸、挂历纸做成的小船各人手一只;装入水的水盆、毛巾人手一份。
3、幼儿人手两张记录表。(分为预想记录表与实验记录表)
4、活动前已对各种纸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导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呀?
幼:小蚂蚁。
师:对,小蚂蚁遇到了困难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幼:愿意。
师:小蚂蚁的家住在森林里,这几天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它的家人全被困在了家里,家里的粮食很快都吃完了,它们想出去找点吃的东西,可是,在找食物的路上有一条大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小蚂蚁不知该怎么办,小朋友,你们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
幼:游泳、搭一座桥、坐船……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小蚂蚁决定坐船过河。老师已经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小船,但不是每条船都能帮小蚂蚁过河的。
二、感知不同质地的纸,幼儿进行猜想记录。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小船都是用什么做的?
幼:面巾纸、报纸、宣纸、挂历纸……
师:对了,这些小船都是由不同材料的纸做成的,有些纸做的小船到了河里就很快会沉入水底,不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有些纸做的小船飘浮在水上的时间长,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小朋友,你认为哪条小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呢?
幼:报纸船、宣纸船、挂历纸船……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你认为是哪条船,就在哪条船的下面打个勾。[幼儿在记录表1上进行猜想记录]
三、幼儿实验操作,进行观察记录。
师: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宣纸船,有的认为是报纸船,有的认为是挂历纸船,想法都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到底是哪条船能帮小蚂蚁安全地过河呢?
幼:放到水里比一比……
师: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水盆,请你们自己动手将这些小船同时放入水中,看一看哪条船最先沉入水底,哪条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比一比,然后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记下来,哪条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就在哪条船下打勾。[幼儿操作并观察记录结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方法,给予必要性的指导]
四、交流讨论观察结果,比较两次记录的异同。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哪条小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过河?
幼:挂历纸船。
师:你们看到面巾纸船放到水中之后怎样了?
幼:很快就沉下去了。
师:为什么面巾纸船放到水中会很快就沉下去呢?
幼:它很薄、它很软、它吸水快……
师:对了,因为面巾纸船吸水性很强,吸水的速度快,所以它入到水中很快就沉下去了。那么宣纸放到水中是怎样的呢?
幼:也很快就沉下去了、比面巾纸船慢一点……
师:为什么?
幼:宣纸吸水的速度也很快。
师:对了。报纸船放到水中是怎样的呢?
幼:慢慢地沉下去、很慢很慢……
师:为什么?
幼:它有点硬、它比面巾纸厚、它吸水慢……
师:对,报纸比面巾纸、宣纸厚一点,吸水的速度慢,所以是慢慢地沉下去的。那么挂历纸船放到水里是什么样的呢?
幼:浮的时间最长……
师:为什么?
幼:它最硬、它很厚、它不吸水……
师:其实挂历纸船也吸水,只不过它比面巾纸船、宣纸船、报纸船吸水的速度慢得多,所以它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能帮小蚂蚁安全的过河。小朋友,你们第一次勾的结果和第二次勾的结果一样吗?
幼:不一样、一样……
五、小结,结束。
师:其实呀,有的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光用脑袋去想,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对的,只有自己动手去做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师:现在让我们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蚂蚁,让它们快坐挂历纸船过河去找食物吧。
活动评价:
这是一次典型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首先,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蚂蚁过河”的设计,趣味性强、操作性强,能充分展现纸吸水的特点,这为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使材料、探索、问题三者双向流动,以开放的提问
“你发现哪条小船浮在水上的时间最长?”“报纸船放到水中是怎样的呢?”等等,引导幼儿围绕主题“会吸水的纸”不断探索、操作、观察,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大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前一篇:大班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
后一篇:缅怀革命烈士——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