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之行——乐山大佛(2016.11.02)

分类: 游山玩水 |
四川之行——乐山大佛(2016.11.02)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它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左青龙……
右白虎……
兜率宫……
大江东去;佛法西来
凌云寺
“我佛慈悲”……
“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海通禅师
传说故事
嘉州有个官吏,爱财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化了许多银两,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凌云寺,对老和尚说:“胆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目无王法,罚你银两一万两,限三天交齐。”老和尚说:“大人,修建大佛是为了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这银子是我化缘来修建大佛的,不能动啊!”那官吏见老和尚不答应,就恐吓说:“要是不交钱,就剜去你的眼睛。”他以为老和尚怕剜去眼睛,就交银子。谁知话刚说完,老和尚面不改色地说:“我宁愿把眼睛剜去,也不能动修建大佛的钱!”说完,就自己剜去双眼,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知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死了。
这时,那一对眼睛又飞回老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贪官污吏见了,再也不敢去敲诈老和尚的钱了。
东方佛都……
1994年5月建成开放。距乐山大佛仅一里之遥,是乐山大佛旅游景点佛文化的延伸、是乐山大佛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万平方米范围内,集中仿制了国内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体延伸,采用摩崖圆雕、浮雕、雕刻、壁画等表现形式,选用不同材质,有石刻、铜铸、彩塑、墨玉等各类大小佛像雕塑。
现有各类大小佛像雕塑万余尊,均为四川美院教授们的群雕,既传承了几千年来传统佛文化的神韵,又注重了现代雕塑造型的完美,留下了现代人摩崖造像的痕迹。
在凌云河畔和大佛湾内,中外名佛汇聚,或露或隐,或坐或立,组成一个庞大佛雕塑像群。精品陈列馆内重塑我国散落异国他乡的佛像珍品36尊。佛像选用汉白玉、铜铸、彩塑、石刻等不同材质复制,供列于一排排石座之上,精美绝伦。馆内四壁为浮雕画廊,菩萨、金刚、飞天、力士、游龙、飞凤、舞伎等图案,记载着佛的教义和传说。
大佛湾
依山取势,是古人造佛的一大特点。佛湾三面群峰环抱,正面仰视,三重殿垂直下来,像一把龙椅。两旁的佛像从北魏至宋,是华夏佛文化历史的记载。
连心山……
连心山是大佛湾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共有一百七十三级石阶,拾梯而上是燃灯佛。
钢柱铁链上,悬挂着密麻锃亮象征着吉祥的连心锁、长寿锁、富贵锁,上面全部都是挂着来此求佛留名的寄托。
170米睡佛……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大佛闭过一次眼。当地的人们传说是大佛不忍看到自然灾害造成的惨景才闭眼的。经科学人员等调查,都没有得到答案。
1963年我国人民生活有所好转,大佛从新睁开了眼……
2002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11时许光环开始散发出耀眼强光,来自四海的游客无不赞叹这一天下奇观。不少人双手合十,闭目祈愿,纷纷庆幸大佛之旅带来的吉祥。中午时分佛光慢慢淡化、散去。整个佛光现象持续了3个多小时。
乌木博物馆……
阿隆曾经于1991年5月与当时的同事们到过这里观看大佛。

乐山睡佛。记得当年我们在报纸上看到,是广东一位姓潘的旅游者根据照片发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