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2青涩的复盆子:吃出行情?
(2010-05-02 18:21:03)
标签:
盆子石蟹青涩山涧中国农业 |
从《百草园到期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名篇。由于记述的江南风景,与我们老家的相似,通过形象记忆和情景模拟,很容易背颂之。其中,他描述的酸酸甜甜的复盆子,在台州有叫“葛公”,也有叫“蛇果”的。每年的五一时节,正是复盆子成熟的时候,田埂上,溪水边,到处都挂满这种红红的小果子。
今年五一,上海开世博会,全世界的人都来参观了,我好清静,就乘动车回家偷闲。本来期待红红的果子的味道,结果发现,它们仍然害羞似的,还是青涩的展现着,我只得临时更改变“节目”,沿着水库上游的山涧,翻动小石块,寻找“石蟹”,一种四十年前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或许这些山涧附近人烟稀少,或许是生态环境太好,不到一会儿,就发现并捕获了十多只大小不一的“石蟹”。与水库边钓鱼的朋友们相比,我们是大获全胜。
在完成山涧活动后,有家阿婆有土法新炒的绿茶卖,按以往习惯,由其报价,买些这些任凭风吹雨打不施农药与化肥的“生态土茶”。茶叶与“葛公”一样,由于冷春,采收延期、产量也不高。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期在北京时,有位财经媒体的朋友提起,今年北方特别是东北粮食主产区无霜期缩短对北方农业产量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不由得让人回忆起上年底开始的西南地区的大旱。他担心的是,由于受厄尔尼诺和黄河长江流域二十二年左右的周期性洪水影响,黄河淮河长江流域会否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如果是这样,从南到北,出现干旱、洪涝和冷春,将极大地影响农业收成。
中国农业号称已经连续出现五年的大丰收,这是建国60年来少有的好景象。但是,中国农业主要还是依靠天气吃饭,政策的扶持可以抵抗部分天灾,但无法完全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两平两丰一欠周期是中国农业生产周期的明显特征,前五六年的丰收,会否导致2010年的大欠年?为防止自然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食品占CPI近三分之一,中国目前正处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时候,政府加大扶持农业政策,可能是最好选择。
这些扶持农业支持农村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
种子技术;
农药化肥优惠政策;
农机具的优惠政策;
农村道路建设的扶持政策;
农业产品提高收购价格;
主要农业产品的补贴政策;
返乡民工从农业的补助政策;
现代农业合作化政策;
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
农村金融创新,如村镇银行可以扩大经营范围,等等。
或许我们在杞人忧天,但愿中国农业能够在扶持农业的新政下取得成果,不过一些先知先觉投资者可能已经行动起来,种子类上市公司股票行情的坚挺就是例子,因为如果“吃出问题”,就会“吃出行情”,即使在政策的干预下,吃的问题不大,仍然可能成为市场某个阶段的投资“题材”,特别是过几天夏天来临的时候,更何况化肥价格和化肥公司股票已经好长时间不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