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01003生命的力量(19):月亮圆缺与人生周期

(2009-10-03 21:55:49)
标签:

月亮

人类

情感

周期

苏轼

今天是一个中的中秋,年年中秋,但年年情感不同。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开,此事古难全”,苏轼先生在此表达了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中的基本原则:

一是自然物理的运动,无论是阴盛阳衰,还是循环往复,都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表现在时间的发展上是线性的矢量关系,自古至今,这种关系代代相传,但代代不同。

二是人类由于具体情感的功能,因此对于类似月亮周期运动现象主观地赋予了情感功能,并以此作为情感投身的对象,因此,经常出现“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现象。

三是人类的情感变化是有周期的,但人类的情感周期人类即使知道,却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无法控制情感的周期运动。

回想当年,意气风发时,曾经与少年同学,中秋同游,半山薄雾中豪情满怀;颐和园内,同学相聚,遥想响应;卢沟桥下,烈烈篝火,风轻云淡,今日何在?海口体育场边,豪饮美酒,醉梦几何?

我曾经试问,为何小小的月亮让人类如此牵肠挂肚?为何人类对于月亮有如此的迷恋?我相信,苏轼先生的诗词解释不一定周全。

当引入现代天文物理之时,我仿佛明白:

在太阳、月亮和地球三剑客中,月亮虽然是最小的兄弟,但却因为与地球最相近,故而发挥了太阳的补充功能。太阳月亮地球三乾的运行轨迹,刚刚组合了人类活动的年月日时间座标,同时,人类活动的空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以其三角力量为核心。因此,无论历史如何演变,无论人类的情感如何变化,永远离不了对太阳的崇敬、对月亮的依恋和对地球的依赖。因此,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在人类的情感中分别扮演了父亲、爱人和母亲的角色。如果明白了三者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我们就明白古代诗人对于月亮的情感原因了。

时间流逝着,但人类的情感却抛锚于古代人类曾经的爱恋者;一旦人类的情感由诗人的个体感情深入了民族潜意识,由诗人的情感化为人类共同的情感的时候,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也必然出现圆缺阴晴和悲欢离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当代,人们总结其为“周期运动”,这种周期运动出现在自然界,也出现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