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宋柔融
宋柔融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109积分
  • 博客访问:630
  • 关注人气:26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1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秋水】“河神与海神的对话”之我见(1)

(2011-03-06 19:14:37)
标签:

杂谈

*随着秋天雨季的降临,山川和溪流都一起“哗啦啦啦......”欢快的归流灌入了大河,河面径流一下子大了许多许多。两岸遥遥相望,岸边的景物、房屋、牛马影影绰绰,模糊难辨。于是啊,河神抑制不住的欣喜万分,以为普天之下所有的美好全都集中在了自己这里。不觉飘飘然起来,于是洋洋自得的又顺着水流而东去。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北海,再放眼往东望去,( ⊙o⊙ )哇!无边无际,哪里有尽头啊?于是河神不由自主的收敛起了自己的洋洋自得,并且感到了惭愧,于是向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对北海之神海若说:“人们常笑话那些有了一些知识、懂了一点道理就自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我不就是这样了吗。我也曾不相信他人的学识、轻视别人的义行,起初我都不信。幸亏我今天看到了你的宽广博大,相形之下实在心有愧疚。还真的是很幸运啊!如果不是今天摸到了你的门口那就坏了,长不了见识不说,那还会被世上的有识之士、得道之人所笑话啊。”

(借由河神使我们看到:谁的学问更好、谁的德行更高、有与无、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标准常常都是相对的。大河与山川溪流相比无疑是宏大的,但与海洋相比就显得渺小若再与宇宙天地自然之道相比,谁再斤斤计较,不用再比什么,自然就能分出经纬、谁优谁劣。)

 *河神意识到了大河若跟海洋相比,海洋才能称之为大。而北海之神海若则说:“对于长期生活在井里的青蛙,由于虚空的限制,我们无法跟它谈论大海;对于只生活在夏天的虫子,由于时间、季节的限制,我们无法跟它谈论冰。同样对于那些偏颇、狭义,看到一知半解就以为是全部的人,我们也无法同他谈论道,这是因为他受到了自己本身素质、学识、能力等条件的束博限制。今天你由大河来到了大海,走出了自身的限制,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和缺陷,心胸开阔了,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够坦然的面对并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而另一层含义则是只能够对能够理解和沟通的人说知道,而对难以理解和沟通的人就得说不知道。就如同此时海神对河神说可以跟你谈论我的看法了。)

*于是海神又接着说:“你能在天下看到的水,确实没有比海洋更大的了,因为全天下的山川、溪流、大河最后都会归于大海,没有停止过也不会有盈满的时候,无论春夏秋冬、也无论是人世间发大水还是长期干旱,对于大海来说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虽然如此,我依然从不敢因此而自得意满,因为我知道是由于天地的禀赋才使我有了形体,又由于有阴阳之气也才使我有了生气。其实我存在于天地之间,也就犹如大山之中的一个小石头子,方知自己也依然是渺小的,又哪里会以为自己有多么大、多么了不起呢?就算是把四海都算在一起来跟整个天地比,也就不过像是几个垒在大湖中的小穴吗?同样,整个中原地区存在于天地之间、四海之内,不也就如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之中一样吗?

我们讲万物、万物,宇宙天地间的物种有千千万万,人类不过也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类不过聚集生存在天地之间的九州,而且所要食用赖以生存的粮食也在这里生长,大船、小舟、车辆也都要在这里通行,如今人们还在这里建起了繁华的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那么人自己又能占有多大的位置呢?如果拿人跟万物相比,不也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吗?......”

——————————————————————————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阅读(2864)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