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新浪微博媒体属性的几点看法

(2013-02-22 17:51:18)
标签:

关于

就这样

看法

这是

热门话题

it

分类: 业界
微博和微信的比较,越来越火热,“微信会不会取代微博”、“微博的社交转型能不能做”、“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的pk”……网上一份据说是一月份的数据继续掀起讨论热潮:微信的装机率67%,日活跃54%,启动22次,时长28分钟。微博客户端装机率42%,日活跃6.9%,启动9.8次,时长19.7分钟。
    宏大的命题已有很多人站在很高的角度做过诸多分析,在这我拣些陈年八卦,就新浪微博媒体属性写几点自己的理解。
一 新浪的媒体基因
    相较于百度以卖搜索技术创业,较于腾讯做通信起家,新浪一直就是一家以运营驱动的公司。1998年@老沉 带领的团队对法国世界杯的报道成为新浪迈向“第一门户”的重要的起点,2004年新浪博客也可谓引领**于web2.0 ,2009年诞生微博。公司所积累的媒体资源,运营人才等强势运营力量在之后的微博运营中发挥重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博的媒体属性。
二 第一批被扩展的微博用户
    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那个时候大家都叫“微博客”,没有人知道微博客是用来干什么的以及要怎么使用。微博的第一批被扩展对象就是新浪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以及以往工作中积累下的媒体朋友,最开始都还不敢扩展名人、明星。而据说很多媒体朋友当时还不知道微博应该如何玩,注册登录之后很多人发的第一条微博是几个数字等现在看来略显稚拙可爱的内容。就这样,新浪微博的第一批用户的属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之后微博上最火的是什么性质的内容。
三 事件营销的运营脉络
    在大家都还不明白如何玩微博的时候,让新浪微博猛然火起来的是2009年北京的第一场大雪,面对大自然,可能大家或多或少恢复自然秉性,有人开始尝试着把拍到的雪景发到微博上,由于先期扩展用户中媒体的尝试和介入,微博传递下雪信息这件事就这么在 北京火了起来,然后以燎原之势燃烧至今。“拍身边的风景发微博”这种经典使用场景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更为重要的是这基本奠定了微博今后“事件营销”运营思路。
    微博的事件运营大家都不陌生:“723高铁”事件,北京大雨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等。一直到现在,微博的运营主旋律仍然是事件营销。新浪微博首页呈现的10个热门话题基本呈现了微博的内容运营。微博用目前正在完善的热点微博挖掘技术,监控转发量大的微博,辅助发现可能的热点事件。
四 微博创新多是运营上的创新
    我们可以看到微博上陆陆续续推出一些创新,微访谈,双井微话题(#话题#),这些创新手段都是微博运营上的操作;推出的例如现在已经死掉的微群,微吧,微刊等产品,都是基于微博内容或者基于用户兴趣等属性的聚合。当然也推出了集合微博好友,以人为节点的社交工具微友,不过目前表现平平。
    从新浪的历史状况,已有资源和团队等各个角度分析,都可以看到新浪微博强大媒体属性的必然性。不过2月21日,前网易CTO,ebay全球副总裁,思科全球副总裁许良杰加盟新浪微博,诸多人分析说这是新浪从运营驱动的公司向技术驱动的公司转型的关键一笔。网络世界的潮起潮落,我们静观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