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微信微信公共账号创业 |
分类: 思考 |
2012年9月,微信公共平台刚开始的时候,我发过这样一个微博:
http://s8/mw690/622d80bctd8f7d9a23277&69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遇,微信有近4亿用户,推出公共账号,对开发者来说有2个好处,一是借力,用户土壤好,免去注册成本;二是盈利,可以直接和商业化挂钩。经过半年多发展,分享些方法和观点。
1.推送为辅。
我们精心准备的消息,可能众口难调,读者未必喜欢。其实消息推送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价值,反而容易被人屏蔽,偶尔使用,是唤醒老用户的好方法。每周1-3条精准高质量推送也可以,宁缺毋滥。
2.搜索。
简单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很容易被用户玩腻,定向的搜索,特别是问答,通过高级接口读取网站内容,返回给用户,是个不错的方式。比如知乎。还有很多跟LBS相关的搜索,比如查路况的微信路况,搜公交线路的彩虹公交,还有武大助手找厕所的功能都实用有趣。
3.技巧。
很多账号名称都很品牌化,其实并不好,不利于推广。从微信添加好友的入口来看,逐步增加了公共账号搜索、直接在添加好友里搜索认证账号等,后期更多人会主动搜索账号进行关注。可见账号名称的关键词很重要,特别是认证后无法修改。所以,最好在名称里有高指数的关键词。
PS:认证越来越严格,每个手机号最多认证5个id,认证id必须有认证微博,需要500粉丝,微信账号和微博名称不一致需要人工审核;
4.机会。
微信公共平台在不断进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并且相信微信团队,在巨大用户基础之上,只会更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布局占领新的阵地,把思路走在前面。大胆想象,可能发生的:
- 1).微信搜索众包。微信整合了一个大号,叫微信百事通,简称微百,内容来源都是第三方账号提供的。每个内容源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品内容运营商,查询结果更有针对性、个性化、质量高,在这里可以完成大部分搜索需求,所以内容相对百度会有竞争力;这可能带动搜搜相关业务。
- 2).粉丝大群。关注某账号的人,可以形成一个微社区或群组;
- 3).web app,甚至带动html5的腾飞。因为搜索结果展现一般使用的是html5的站点。
- 4).同类内容聚合。关注多个同类账号,比较麻烦,有可能被分组。比如关注几个科技类博客,可以自定义个组,他们的内容和搜索都在这个组完成;
- 5).微支付。跟支付宝类似,通过微信返回的页面,直接完成支付。打造微信商业圈。
以上都是个人YY,但微信后期赋予我们的想象力会更大。
观望同时,早作准备。
作者微博@孙庆新 ,转载请保留。
————小广告:
创业找人找投资,请关注@团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