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年多,感悟工作怪圈
(2009-09-18 11:36:43)
标签:
工作怪圈
创业想法
冒险
时机
职业发展
杂谈
|
|
来到XX公司已经一年多,从车间实习到人资帮忙,从英贸培训到海外管理部门,再到现在的营销企划。感觉工作充满变数,虽然现在每天无所事事,上班就像上网吧,但从周围同事身上,我还是感受到很多东西,在这说些实话。
营销管理部门没有使用大学生的先例,所以周围的同事都比我大,一般都30岁以上的。他们每天重复劳动,兢兢业业的干好自己分内的几项工作,日复一日的干了这么多年!我真感到有点可怕。难道这就是10年后的我们么?
经常听到领导传唤他们,被批评、被教导、被安排工作等。“要耐的住寂寞,坚定的把这项工作做下去”。说到这想起来入职培训的‘领袖’的教诲(他是为了公司和我们在公司更好的发展,我不是针对他):“一定要有空杯心态”“珍惜这个平台”“胜任力模型”“要树立危机意识”“务实务虚”“树立良好的职业观”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我才发现,现在的员工,都是被这些观念驯化出来的。
从上学开始,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工作以后教育我们要踏实认真工作。父母都是一片好心,希望我们生活安定有保障。所以一代代的人学乖了,但回头想想,这可能对我们的发展没有好处。
在这样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每天都有工作让我们做,拿着别人看来还不错的薪水,过着白领小资的生活。。。这个状态,我们还会有别的想法么?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么?更何谈事业?(公司领导所谓的事业不是我们的事业,只是我们的职业,那只是他们股东的事业)
工作不同上学,上学时未来未知,一切充满希望。有句话叫“男怕入错行”,我不是说自己入错行了,只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第一份工作从事的行业,将对一生产生定性的影响。我们工作一两年,基本可以看到10年后、20年后的职业模型了。以我所从事的营销部门为例:入职工作5年,薪资基本不变,职员——工作到10年或选择跳槽,现在薪水不会翻番的,一般提升40%左右,最小的负责人或业务经理——工作15到20年时,发展成为高级经理、总监就相当不错了,但从身边看来,大部分人士做不到的,也没那么多总监给你做,年薪20万也到头了。
也许10年、20年后可以达到所谓的职业上的成功,可悲的是同样劳累一辈子,在给别人赚钱,自己的积蓄能够养家、还房贷、供孩子上学、赡养父母就不错了。退休后除了那点养老金,什么都没了。而且我们现在必须看到的事实是,职业化人才的道路上人越来越多,当公司不为招纳贤才发愁时,人才供过于求,受害者无疑是这些打工族:加薪困难、升职困难、竞争激烈等。
时代不同了,当年参与公司创业的人,他们抓住了机遇,他们的发展经历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新员工。但历史不会重演,在成型的大公司工作,不会再有同样的机遇了。现在很多人在用自己的5年青春去做实验,希望看到5年后有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能跳槽或加官进爵。。。这本身就是误区,大部分人在里面奔波劳碌、无暇思考,老板们就拿着萝卜和大棒在圈外看着里面的人拉磨。
也许这些论调在别人眼里看来是消极、偏激。不过只要仔细比较下职业发展曲线和自己做事的曲线,答案就会很明显。职业发展曲线是平稳上升,但相对创业类曲线,就是一条平线。而创业财富的积累像滚雪球一样,类似几何数增长,危险有两个:一是雪球滚不起来;二是雪球可能破碎。
也许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直都觉得时机和条件不成熟。其实我认为无论到什么时候,条件都不成熟!而多年以后,回头想想,其实最好的时间就是刚工作的几年!
简单分析下就知道了:现在是月光族,没经验,觉得要积累几年,但几年过后呢?要结婚买房,我这里说大部分一般家庭的人,需要贷款分期车房,这就意味着稳定工作收入对他很重要,接下来要每月还贷,不会有资金做其它投资,最多投机下股票。而到达30岁左右,有了孩子,支出更大,虽然收入多点,但是相比家庭负担,还是感觉远远不够,于是进入了恶性怪圈,跳不出来。再过几年,父母年迈,下面有孩子上学,纵使你有好的想法和实力,恐怕也很少有魄力和胆量去做了,因为不能拿全家人的生活来冒险。
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当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我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心声吧,可能是相当小的一部分。更多人喜欢的是安逸平稳的生活!
相关文章: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