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622c769djw1ex4luqmyszj20v90nhwg4.jpg(发表于《南方都市報》娛樂版)
文:王击凡
这十二年来,我们是一群自称“康熙儿童”的家伙,虽然未必每一天都准时追看《康熙来了》,但总能找到适合的时机:比方说,在班机延误的候机室里、在昏昏欲睡的长途大巴上、在无所事事的午饭时段,把落下的集数进度追上。即使40多分钟的节目有时平淡如水,看过之后你还是顿感心满意足,就像吃完了一道称心如意的甜点。是的,《康熙来了》就是这样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它让看这个节目长大的人,学懂以无聊消解日常,在郁闷中寻求快乐之道。在康熙的次元里,快乐就是那么简单的事。
我们还笑说,自己是喝着“康熙奶水”长大的一代人,在同龄人的饭局聚会上,往往聊着聊着,就会变成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康熙Cosplay——有人饰演小S牙尖嘴利狂翻白眼,有人化身康永话藏机锋屡次补刀,有人充当汉典不断搞活场子气氛,其他人就是胸前挂着名牌的来宾,大爆自己的感情疮疤,用疯狂的金句“搏版面”……康熙常常会逼得人展现出他原本不太想展现的那一面,这绝对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娱乐节目而已,里头还藏着些深刻的人生命题。
有幸采访过蔡康永,当然也问了他老生常谈的问题:经常有传言说康熙要停掉,到底要不要停?什么时候停?蔡康永在回答中,机智地引用了老板骂他的话以当挡箭牌:“我从一进电视圈开始,就觉得要‘见好就收’,但每次一提到‘见好就收’,就会被老板骂一顿,‘你神经病啊!见好当然要继续做啊!观众看得很高兴,然后你把节目收掉,这样的话,把事情做好有什么意义?’”最终,康熙还是聪明地选择了见好就收,一如蔡康永的初心。
放在台湾电视圈今年的大环境下看,康熙的“驾崩”无疑是雪上加霜。金钟五十,综艺节目类提名居然出现多项从缺。评审主任蓝祖蔚还放话称,原本打算在“最佳综艺节目”一奖直接全部空缺,但因未有先例,经过评审团长达大半天的冗长讨论后,才勉强选出三个音乐类节目入围。放在从前,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毕竟谁不是看着台湾的综艺节目长大的,怎么可能连五个提名都凑不够?
金钟评审VS综艺大咖,这场旷日持久的嘴仗,吴宗宪、沈玉琳、孙协志纷纷出言炮轰金钟。宪哥还在长文里感慨地说,相比起大陆动辄数十倍的节目制作费,台湾综艺圈一直在用最少的制作费,做出最好的成绩。我们都知道“综艺就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当《中国好声音》等制作精良的大陆综艺节目大军压境,前路茫茫的台湾综艺将何去何从?这似乎不是《康熙来了》所能解答的事情。
康永哥说“我想做些改变”,小S说要与康永“共进退”,看完蔡康永与小S的微博,一大波早已步入初老之龄的“康熙儿童”开始狂刷朋友圈,你说“难过得好想哭,要去补看以前的康熙了”,他说“继梅姐去世后,人生第二次感到脑袋一炸”,她说“从18岁看到30岁,让整整一代人学会了爱和毒舌”……虽说人来人往只是日常,但这简直就是一场集体失恋吧。
回到当天采访蔡康永的现场,他诚恳地看着我的眼睛,用在节目里的惯常口吻,说了这样一番可以用作离别宣言的话:“《康熙来了》就像电视史上所有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一样,会有停掉的一天。做任何事情,不要说十几年,就算是一年、两年,都会有瓶颈。有瓶颈就要去解决、要突破,等到不能突破的时候,它就应该告一段落。我只能取一个平衡点,就是当能察觉到它已经衰老的时候,就把它收掉。”时光流转,总有人鞠躬离场,无论如何,祝福所有深爱过康熙的孩子,始终记得这个节目教我们的事——人生是值得活的。
文:王击凡
这十二年来,我们是一群自称“康熙儿童”的家伙,虽然未必每一天都准时追看《康熙来了》,但总能找到适合的时机:比方说,在班机延误的候机室里、在昏昏欲睡的长途大巴上、在无所事事的午饭时段,把落下的集数进度追上。即使40多分钟的节目有时平淡如水,看过之后你还是顿感心满意足,就像吃完了一道称心如意的甜点。是的,《康熙来了》就是这样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它让看这个节目长大的人,学懂以无聊消解日常,在郁闷中寻求快乐之道。在康熙的次元里,快乐就是那么简单的事。
我们还笑说,自己是喝着“康熙奶水”长大的一代人,在同龄人的饭局聚会上,往往聊着聊着,就会变成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康熙Cosplay——有人饰演小S牙尖嘴利狂翻白眼,有人化身康永话藏机锋屡次补刀,有人充当汉典不断搞活场子气氛,其他人就是胸前挂着名牌的来宾,大爆自己的感情疮疤,用疯狂的金句“搏版面”……康熙常常会逼得人展现出他原本不太想展现的那一面,这绝对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娱乐节目而已,里头还藏着些深刻的人生命题。
有幸采访过蔡康永,当然也问了他老生常谈的问题:经常有传言说康熙要停掉,到底要不要停?什么时候停?蔡康永在回答中,机智地引用了老板骂他的话以当挡箭牌:“我从一进电视圈开始,就觉得要‘见好就收’,但每次一提到‘见好就收’,就会被老板骂一顿,‘你神经病啊!见好当然要继续做啊!观众看得很高兴,然后你把节目收掉,这样的话,把事情做好有什么意义?’”最终,康熙还是聪明地选择了见好就收,一如蔡康永的初心。
放在台湾电视圈今年的大环境下看,康熙的“驾崩”无疑是雪上加霜。金钟五十,综艺节目类提名居然出现多项从缺。评审主任蓝祖蔚还放话称,原本打算在“最佳综艺节目”一奖直接全部空缺,但因未有先例,经过评审团长达大半天的冗长讨论后,才勉强选出三个音乐类节目入围。放在从前,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毕竟谁不是看着台湾的综艺节目长大的,怎么可能连五个提名都凑不够?
金钟评审VS综艺大咖,这场旷日持久的嘴仗,吴宗宪、沈玉琳、孙协志纷纷出言炮轰金钟。宪哥还在长文里感慨地说,相比起大陆动辄数十倍的节目制作费,台湾综艺圈一直在用最少的制作费,做出最好的成绩。我们都知道“综艺就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当《中国好声音》等制作精良的大陆综艺节目大军压境,前路茫茫的台湾综艺将何去何从?这似乎不是《康熙来了》所能解答的事情。
康永哥说“我想做些改变”,小S说要与康永“共进退”,看完蔡康永与小S的微博,一大波早已步入初老之龄的“康熙儿童”开始狂刷朋友圈,你说“难过得好想哭,要去补看以前的康熙了”,他说“继梅姐去世后,人生第二次感到脑袋一炸”,她说“从18岁看到30岁,让整整一代人学会了爱和毒舌”……虽说人来人往只是日常,但这简直就是一场集体失恋吧。
回到当天采访蔡康永的现场,他诚恳地看着我的眼睛,用在节目里的惯常口吻,说了这样一番可以用作离别宣言的话:“《康熙来了》就像电视史上所有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一样,会有停掉的一天。做任何事情,不要说十几年,就算是一年、两年,都会有瓶颈。有瓶颈就要去解决、要突破,等到不能突破的时候,它就应该告一段落。我只能取一个平衡点,就是当能察觉到它已经衰老的时候,就把它收掉。”时光流转,总有人鞠躬离场,无论如何,祝福所有深爱过康熙的孩子,始终记得这个节目教我们的事——人生是值得活的。
前一篇:每一個現在,都是原來的地方
后一篇:2015叱咤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