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罗马之前,我看到了万神殿的介绍。当我在google
地图上给它定位时,又看到了它的照片,就被它非凡的设计吸引住了。我立刻把它定为罗马之行的必去之一。我们这次在罗马如愿见到了它,近距离观赏了它,不虚此行。
http://s8/mw690/622c2952te041cb72a877&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初次见万神殿,感觉外表很破旧。但以其近二千年的高龄来说,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仍然屹立在这里,让我们还能看到它已经是奇迹了。
据记载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公元118年又进行了重新修建,在现存的古罗马建筑中是保存状态最完好的,因其宽大的容积、设计高超的巨大圆拱而闻名于世。它气势宏大,古典优美,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大师米开朗基罗赞叹它是“天使的设计”。
在罗马地图上,万神殿被标为 Pantheon
,是希腊语,意指所有的神。据说,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后来又被定位为意大利国立教堂。因此万神殿才能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http://s10/mw690/622c2952te041d0ef0989&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万神殿的正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柱廊,宽约34米,深达15.5米,共16根柱子,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这些柱子都是用花岗岩加工而成,柱身高12.5米,柱的底部直径为1.43米,柱头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
http://s13/mw690/622c2952ge1469794450c&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进入殿内令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一个能容纳上百人的宽大的圆厅,装潢的美丽异常。墙面,地面都用灰白色和赭红色等彩色大理石拼成各种图案。头顶上是一个排列着整齐的方格的草黄色大圆顶,色彩的搭配赏心悦目。墙壁上镶嵌有7座壁龛,分别供奉凯撒大帝等“神明”的雕像。在墙壁的凹形位置还装有圆弧形的墓室,是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埃莱二世等重要人物的安眠之地。
http://s4/mw690/622c2952ge1468ed8b3f3&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柱子后面的黑色墓室是统一意大利的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之墓,很多游客在此拍照。除了镶嵌墓室的凹处有大理石的石柱外,整个宽阔的大厅没有支撑物。
http://s7/bmiddle/622c2952te041daaf0aa6&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万神殿入口处是两扇青铜大门,这可是原装的,上千年了。它高7米,又宽又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靠门的两个壁龛内,放置着昔日英雄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巴的雕像。
http://s15/bmiddle/622c2952te041dc1dcfde&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这是除了高大的铜门之外, 神殿惟一的采光来源。
http://s12/mw690/622c2952ge146a1c4a38b&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我当时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把地面至穹顶圆孔的画面完整的拍下来,只好还是把在
google 地球上看到的那张请过来吧。
http://s6/mw690/622c2952ge146995e03b5&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进入殿内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扬起头,看向那个透进神圣光芒的圆孔。游客们都很热烈地议论着这座充满魅力的建筑。
http://s14/bmiddle/622c2952t7cd3621a52ad&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http://s4/bmiddle/622c2952g7ced750002e3&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根据专家的评论,我总结万神殿有三大看点:
第一是万神殿的圆形穹顶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米,这个跨度直到19世纪还无可匹敌。
第二是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米,与高度相等。万神殿下半部为圆柱形,从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穹顶顶部的矢高和直径一样,也是43米,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圆,使得它的内部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此设计比例在古代就被称为罗马奇观。
第三是它的穹顶的建筑技术和方法显示了设计者和建造者过人的智慧,以及使用了罗马特有的混凝土材料。罗马人的圆顶建筑技术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但是我这里还有第四点,很关键的一点,是专家们都没有谈到的,所以在网上也是找不到答案的,就是那个直径达到8.9米的大圆孔是怎么解决下雨的问题的?如果下暴雨,下冰雹,会怎样?
关于这个问题罗马市民有自己的答案。
在罗马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的Viaturno
路的一个家庭旅馆。晚上回到旅馆跟店主交谈时谈到了白天去过的万神殿。安德鲁先生告诉我们,不论下多大的雨,始终都会有一块云彩罩着那个孔,保护着万神殿,不会有雨点落入殿内。
这是真的吗?这才是“天使的设计”最迷人的一点。如果有朋友恰好在雨天造访罗马,就请去万神殿验证一下吧。
http://s5/mw690/622c2952te044d3f589b4&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万神殿面对的是罗通达广场,广场中央建有美丽的喷泉。许多为了万神殿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休息。
http://s1/mw690/622c2952te044cbd35730&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http://s6/mw690/622c2952te044d1e81715&690—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TITLE="天使的设计 — 参观古罗马万神殿" />
我很庆幸我们来到了万神殿,没有错过它,因为罗马的景点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都看遍。
为了更好地欣赏万神殿,附有关资料:
万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这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除大门外的惟一采光洞。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使人不自觉地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惟一通道,从穹顶照下来的光洒在殿堂内,是那样的庄严肃穆,令人生畏。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非常牢固。万神殿的基础部分底部宽7.3米,墙和穹顶底部厚达6米,穹顶顶部厚1.5米。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建筑师巧妙地在穹顶内表面作了28个凹格,分成5排,同时,在墙上有门的前提下还开了7个凹室作为祭龛,这些祭龛现在是一些名人的墓穴,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画家拉斐尔的墓。穹顶顶部的矢高和直径都是43.3米,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圆,而它的内部墙面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因此常被作为通过几何形式达到构图和谐的古代实例。万神殿的正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廊,柱头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
2008-07-03 人教网
下载:
地图
卫星
100 米200 英尺
罗马万神殿简介:早在古代,万神殿就因其完美的比例而被誉为"罗马奇观"。时至今日,它仍是一个奇观:屹立不倒,就如同1,900年前哈德良皇帝下令建造它时一样。这座神殿堪称圆屋顶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圆屋顶正是罗马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万神殿的圆屋顶直径143英尺,相当于自由女神像从鞋子到火炬的距离。在15世纪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屋顶,其高度和直径相等,构成一个完美的半球。这种建筑只有用罗马人发明的混凝土才能建成,但他们并没有钢筋来加固混凝土。罗马人是如何建造这个圆屋顶的呢?他们用浮石掺入混凝土,制成一种非常轻质耐用的建筑材料。这种特制的混凝土被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圆屋顶的底部有22英尺厚,而顶部仅有2英尺厚。万神殿既是一座庙宇,又是一座皇家纪念物,始建于公元118年,与大角斗场和卡拉卡拉浴场共同代表了光辉灿烂的罗马建筑。它的主体呈圆形,顶上覆有直径达43.3米的巨大穹顶,这个跨度直到19世纪还无可匹敌。支撑穹顶的墙垣高度与穹顶半径大体相同,这种简单明确的几何关系使万神殿的单一空间显得格外完整,暗含宇宙的意味。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这是神殿惟一的采光来源,好像上天的眼睛发出的神圣光芒,营造出殿堂与神灵相通的神韵。神殿的圆顶和混凝土外壳结构在后来的基督教时代仍然被不断使用,这种穹顶成为欧美城市建筑艺术的基本形式,甚至改变了城市的轮廓线,影响极为深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