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趣】清热泻火·鸭跖草

标签:
鸭跖草本草拾遗小肠经肺经利水消肿 |
分类: 记录生活 |
鸭跖草为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花的独特形态儿闻名,作为一种草药,有着广泛的应用。
鸭跖草最早收藏于唐代《本草拾遗》:“鸭跖草味苦,大寒,无毒。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肺……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并记载其“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噱,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色而皱,状如蚕屎”。形态描述于现代的鸭路草一致。
鸭跖草性寒、味甘、淡,归肺、胃、小肠经、能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臃肿疗毒等病症。
日常中,鸭跖草可以煎汤服用或捣烂后取汁液服用。对咽喉肿痛有奇效,也可以与其他药材一起煎水作为茶饮,用于治疗高血压。
由于鸭跖草性寒,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前一篇:【生活情趣】花花·蓝布正
后一篇:【知识长廊】飞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