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个性化未来 统帅电视网络突围

标签:
科技红海海尔电视个性化定制杂谈 |
分类: 数字时评 |
笔者曾经想过这么一个情景:一个需要购买电视的人,他或许钱很少,买不起LED屏幕的电视,但他又非常希望屏幕大一些。但是市面上大屏幕的电视普遍采用了LED屏幕。他或许只是想买一台放在书房里的电视,不需要那么大,但他需要的电视要拥有智能多媒体应用,有相当好的画质,能与他的电脑相连。这些需求,卖场里或者网购平台上的产品并不能满足。
虽然说发展到现在,高端电视走下神坛,电视产品种类繁多,是一件对消费者极为利好的事情,但是种类再繁多,其覆盖的用户群体也会有真空存在。每个用户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通过简单的产品分类来告诉用户,你适合哪款产品并不现实。
电视不同于纪念品,纪念品本身就是需要设计的,所以这个行业能一开始就以定制为卖点。但是电视企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销售额,他需要的是在渠道中大量铺货,这个铺货的数量导致个性化的缺失,因此家电和个性化定制往往不搭边。
作为一个长期徘徊在家电研究领域的老兵,笔者深知现在市场的红海有多么惨烈。拿电视为例,从电视尺寸到液晶屏幕,从智能芯片到多媒体功能,最后再到惨烈的价格大战和售后服务,或是技术突破,或者价格大战,各大企业无一不是在绞尽脑汁的圈地用户群。
一方面,厂商着急产品不能覆盖越来越多的具有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却在失望买不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电视产品。这就是围城,十足的围城。
但是在这个电视的红海中,笔者坚信仍然有巨大的潜藏市场等待挖掘。
个性化定制 未来的金矿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个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追求个性也就成了新时代的特色这也可以解释自媒体、开放式平台等以个性应用为主题的产业大行其道的原因。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需求的,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电视。
只要有金矿,就总会有去挖掘的人。据笔者所知,家电产业的领军企业海尔又一次的战略谋变,推出了一种叫做“统帅”品牌的电视。而这种电视的要紧之处,正是它每一台电视都与众不同。
据笔者了解到,统帅品牌的电视在产品设计研发前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最广泛的市场调研,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统帅的电视各部分划分得非常细致,有规格、背光、外观、功能、底座五大模块,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规格,定制自己喜欢的颜色。就连开机画面,消费者都可以自主设置。
对于统帅来说,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产品“设计者”,消费者才是整个购买过程的中心。除此之外,统帅还省去了很多无用且繁杂的功能,也为消费者省了一笔不必要的花销,让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更加透明化。
这些都是产品层面的功夫,最让笔者兴奋,还是统帅品牌的服务由海尔集团售后服务网点完全承接,服务标准与其它产品服务标准完全相同。通过海尔日渐成熟的服务模式,保证了统帅品牌深入互联网以及社区各个方面。
闻之欣然,这座潜藏的未来金矿,终于被海尔发掘了。
统帅定制,海尔赢在未来
一千个用户,需要的就是一千种电视。这句话正适应现在的互联网个性时代。海尔统帅品牌的推出无疑让业界再吃一惊,惊诧何来,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诚如家电企业的营业额与销售的压力,导致电视定制非常困难。这势必要造成在设计上与人力成本上大大增加。但是这也并非绝对,想破解这层拦路的门槛,唯一的办法就是拥有相当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研发优势。海尔多年来积攒的用户口碑和消费习惯保证了其庞大的用户群,让定制成为一个真正的命题,而海尔的研发成果更是让人不再怀疑其能力,从红点大奖的认可,到IFA上大放异彩,海尔正向世人展示其霸者的本色。
其二,和产业链的密切合作关系。从屏幕等各种配件的订购,到代工厂的生产,相信几乎没有其他的企业敢像海尔一样挺胸而出,让定制与生产直接挂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众多个性化的产品汇集起来,如果数量确实少的可怜,势必要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但是海尔庞大的用户群体,能够保证每一种配件都有巨大的生产量。个性化的云集,到海尔这里就变成了统一。
其三,海尔的整体战略让人吃惊,如果我们想象一下海尔战略中运作的过程,大致能明白一些:首先通过海尔商城,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最快的订购,将自己的需求阐明。其次通过海尔强大的渠道与物流方式配送。再以深入社区的海尔服务站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方案以及售后保证,堪堪无懈可击。
而更让业界动容的,恐怕是这是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市场,海尔的先发制人,很容易牵动消费者的选择倾向,势必要对传统市场进行极大的冲击。
要说笔者前一阵观察海尔商城的上线与海尔走进社区的表现,分析出海尔正在将服务的理念贯彻于整个市场之中。那这一次统帅品牌的推出,更是海尔对自己服务型企业定位的再一次深入。
这个红海中,每个企业都在找自己的路去突围,而海尔找到的是一条互联网服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