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就是大杀器!
标签:
满江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润发少年中国说新月派杂谈 |
分类: 营销战争 |
满江是我的校友,我是在北京,他是在珠海分校。他颇有才气,做过营销推广,为“非常小器”的梁伯强所识,开过公司,做一线的手机软件系统,以金融学出身,从事着项目管理工作。他曾有两篇帖子被天涯推荐到首页,依稀还记得。
我用暴力式的方法逼他写东西,出东西,虽然我反对:一件事做上一万小时就是专家的说法,但对满江,我觉得,只要他坚持在互联网写作一万小时,那他肯定是了。下面这篇,是他在两小时内完成的博文。
神马声色光影都是浮云!找寻传媒工具的终极杀器
凌满江
这种场景的示爱,大概我是同类创意里做得最早的,往后这几年,相似的创意层出不穷。学长是网络评论家,他得知是我的作品,不由得引导了几句:03年你做过,但江湖没有你的名号,没有好好传播好,也没有人买单。为什么呢?
当时在校,传播和买单没有在我们的课程里。这么些年,从摄影到平面,从影像制作到动画APP营销,看得人多了,我开始细想学长的问话。
如果说“一张相片挺得过一千句话”,“电影是人类艺术的集大成者”之类,是老调重调了。当下传播渠道不断发达,创意层出不穷。web2.0时代强调互动,强调整合营销传播,连Inception都高喊出来了,这些年我的创作工具一直在变,从摄影到摄像,从平面到游戏,这也让我追问:什么样的媒介工具才是王道?
梁启超一篇《少年中国说》震烁千古,解海龙一张照片《大眼睛》开启了载入史册的“希望工程”,《百年润发》30秒内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这些经典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忘。但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太少。无限的商业追逐有限的注意力,经典的声色肖影也就是只能承载极小的一部分。水平中上等次的作品则总面临创意被模仿、超越的境地,一下子窜红的草根作品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昙花一现者多。——到底什么才是传媒里的终极杀器呢?
我想起了谢墨。早年曾与谢大师有过一面之缘,后面就发现哪里都能遇着他。杂志、博客、微博,从不消停。因此一路在看他的作品。发现水平低的“作品”也像他自己一般从不消停。这个可以理解,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摄影家也是菲林烧起来的。有趣的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水片,不但丝毫没有影响声誉,反倒是老谢越混越多彩,穿洲过省,跨海越洋,还频频亮相于摄影器材发布和营销活动中。
不知道买什么相机才能拍出好照片?谢大师说了:佳能。信大师的,没错儿!
哦,记错,佳能那是他上个月说的,这个月他说的是尼康。
突然地我想起立在深圳同乐关旁广告牌上,不畏风吹雨晒,带着黑色鸭舌帽装逼的叶茂中——据说他曾在营销的武器库里得窥神兵古刃。
在我看来,他可能就是那件我追问的,传媒工具的终极杀器——名家、砖家、老人家。
很多一流的作品会被岁月洗褪,不同的时代有特定的审美取向、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这决定了,前浪总被拍死沙滩上。从CIS设计到品牌运营,从公关策划到整合营销传播,新月派朦胧诗伤痕文学梨花体凡客体咆哮体;聊天室BBS博客QQ群空间Msn校内开心Spaz飞信围脖……什么声色流光都是浮云!唯一不变的是,在任何一直时候,都有一类人,谓之砖家、意见领袖,直至山无棱地无角,乃能不忽悠。
谢墨他在报纸上,杂志里,网格上的重重魃影告诉我们:什么的胶片什么的LOMO,什么的6x7什么的旁轴,什么的构图什么的焦距,都是浮云!!我用的相机,就是好相机!!信专家,得永生。
终极的杀器,是人。
传媒,自传媒,营销,从营销个人品牌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