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居易曾住过古代“廉租房”

(2010-09-12 14:53:49)
标签:

燕京

四邻

后唐明宗

后唐庄宗

会馆

文化

分类: 野史狐禅

古人怎样平抑房价?


    古代买房都是先“立契”,立契即如当今的买房合同,房契立好后,各有关部门要在上面盖章,否则无效。

 

    在房契上盖章前,还有一道手续叫“遍问亲邻”。宋太祖时期有明文规定: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买,他人才可交易。

 

    可见,卖方在卖房之前,要得到族亲和乡邻的首肯,这种首肯不是口头的,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具体的做法就是拿一个小本子“问账”(元代叫“问贴”),把族亲和四邻的名字依次列在上面。

 

    同时,还要把打算出售房子的大小以及价格标上,然后按所列名单依次征询意见,被问的人(包括想买或不想买)都要盖上章,这种“问账”名单密密麻麻要写好几张。

 

    如果大家不盖章,你就把房屋卖掉,那么,族亲和四邻就可以向官府告你。

 

    古时候也有廉租房,但都是民间性质的,唐宋时期主要来源于寺观,寺观的土地是政府划拨的,建房资金则由民间筹集,维修费可在香火钱里冲销。

 

    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进京赶考,前后两个月就一直住在一个名叫华阳观的道观里,因为那里的房租低廉。宋朝的辛弃疾早年赴燕京应试时,为了省钱,就住在北京的悯忠寺。

 

白居易曾住过古代“廉租房”



    明清时又多了廉租房源,那就是会馆,会馆是异乡人在客居地建置的聚会场所,主要用来接待来自家乡的客人,但也对外,会馆的收费相当便宜,一般人都有能力租住。很多举子上京城赶考的时候,也往往是住在会馆里的。

 

    后唐庄宗李存勖颁发过一道赦令:其空闲有主之地,必须在半年内建房,超过半年不建者,其他人有权使用。后唐明宗李嗣源也有类似规定,但把半年限期建房缩短为三个月

 

    后唐通过对土地的控制来平衡供需,收到打压房价的奇效。盛唐时期,有个马周在长安购买房基一亩,花铜钱二百万,而在后唐首都的洛阳,连店地基每亩只七千元,房价大幅下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