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迁和爱因斯坦都是“剽窃”高手?

(2010-09-05 15:49:49)
标签:

广义相对论

英国皇家学会

史记

爱因斯坦

德国

剽窃

文化

分类: 人性花边

司马迁和爱因斯坦都是“剽窃”高手?

 

人世间从来都不缺少是非,有些是非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其实这种“剽窃”的风波一直都没间断过,甚至不少世人熟知的大科学家、作家,都曾遭受过“剽窃”风波的冲击。

 

《史记》是司马迁“剽窃”的?

司马迁和爱因斯坦都是“剽窃”高手?



《史记》和太史公司马迁在中国无人不晓,但就是这样伟大的著作和人物,也没逃出“剽窃”的阴影。
    有专家考证说,早在东汉初期问世的《汉书·司马迁传》中已经明确指出,《史记》是司马迁剪裁和整编了西汉国家图书馆藏资料中的《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前人著作,有的是摘叙其事,有的是全用其文,却都不注明出处。
    有人指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的末尾,几乎全抄贾谊的《过秦论》,但却在有些段落的行文过程中,却署成了“司马迁、贾谊曰”,好家伙,本来是人家贾谊一人写的,现在成了贾谊和太史公的合著!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行为有点不可原谅。

 

牛顿和莱布尼兹互指对方“剽窃”

 

1699年,瑞士人丢里埃给英国皇家学会寄去文章,声称牛顿最早发明了微积分,而莱布尼兹可能是剽窃者。莱布尼兹立刻在杂志上进行反驳,并也攻击牛顿剽窃自己的发明。但是,他有口难辩,直到莱布尼兹去世,这一争论也没有得出结论。
    这一事件闹得整个欧洲学术界沸沸扬扬,德英两国,甚至英国和欧洲大陆学术界的关系紧张,两个人在数学界的拥护者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互不来往。
    用了300年的时间调查和求证后,现在的结论是,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二人各自独立完成的,但并不是由他们发明的。但是,其中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需要澄清。譬如,他们二人曾经通过信;莱布尼兹曾经到过伦敦,等等。牛顿还利用自己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便利,组织亲信,成立专门委员会,甚至偷偷地修改调查报告,把剽窃的罪名强加在莱布尼兹头上。

不过,令笔者奇怪的是,虽然今天看起来牛顿的品德似乎不怎么样,但是西方也从未有人会象国人一样,想把“牛顿定律”改个名,或者把牛顿的那些个人民授与的荣誉一撸到底。看来西方人跟国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啊,哈。

 

爱因斯坦相对论被指是“剽窃”

 

很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于1916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但有的国际史学专家认为,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剽窃了德国大数学家达维德-希尔伯特的大量研究成果。


    这些史学家的论据是,爱因斯坦在酝酿广义相对论的8年中,曾经常求教于德国大数学家达维德·希尔伯特,而希尔伯特曾于1915年11月20日将他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要点归纳在一份手稿里,递交给了普鲁士科学院,比爱因斯坦发表论文的时间早了5天。于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就有了剽窃的嫌疑。


    这一争论也旷日持久,最新的进展是, 1997年11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德国麦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美国波士顿大学3名历史学家撰文指出,爱因斯坦并未剽窃希尔伯特的成果,倒是希尔伯特剽窃了爱因斯坦的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