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能带动涨薪么,我看难
(2010-06-06 16:27:23)
标签:
就业富士康剩余劳动力保障线劳动合同法珠三角杂谈 |
分类: 独立观点 |
评富士康的“背水加薪”
本文作者
员工跳楼了,媒体报道了,中央关注了,郭台铭道歉了——富士康加薪了。
进驻富士康做调查的华夏日报刊发文章称,6月1日起,深圳富士康基层员工底薪从900元增至1200元,加薪幅度超过33%。随之而来的,是富士康每月2亿元的直接新增支出,加上社保等加薪后配套支出,富士康每年要多承担40亿元的人力成本。(注:原文可见MSN理财频道,标题《富士康推倒涨薪多米诺代工企业工资望全面提高》)
本博不打算深究这40亿是否会撼动富士康这棵全球最大代工企业、2009年盈利406亿美元的“参天大树”的根基,但注意到文章提到的“富士康加薪将带动国内代工企业薪酬普涨”的观点——因员工接连跳楼而饱受舆论口诛笔伐的富士康,摇身一变成了整个行业加薪的领头羊,为整个珠三角甚至全国的底层打工者点燃了希望的火种。海峡对岸这家解决了国内80万人就业问题的企业,在面临公关危机时使出的这个杀手锏,不得不令人佩服。
外界看来,富士康加薪是“压力使然,背水一战”,而客观上成就了富士康工资标准成为代工行业工资标准,整个代工行业将唯富士康马首是瞻,否则就招不到工人了。
那么,富士康加薪是否真如华夏日报文章所称,“富士康加薪,给整个制造业起到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珠三角代工厂工人工资有望得到全面提高”呢?本博做了如下思考:
第一,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放在人力市场同样生效。长期看来,中国剩余劳动力保有量和增加量远大于雇主企业,而剩余劳动力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地区,虽然三农问题一直被国家置于重要位置,但务农收入还是难以超越外出打工收入——即便是在生活成本高企的深圳,900元的最低工资保障线仍然能让大量农民工趋之若鹜,早前所谓的“民工荒”,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缺乏劳动力,而是缺乏熟练工人,这一点,国家已经通过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改善。
第三,富士康加薪了,可其他中小企业倒闭了,最终损害的还是打工者的利益。人往高处走固然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想要往高薪水的地方走,可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饱和的时候,富士康从5月29日起就不再招新人了。没在富士康找到工作的打工者,最终还是会迫于生活压力,选择其他企业就业。
一轮如同当初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时的大讨论已经展开,可以预见到,这次加薪风潮最后会在一片喧嚣声中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