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飞扬:TCL的“暖冬启示录”
标签:
财经tcl日韩品牌冬季攻势韩青公关策略杂谈平板液晶中国市场 |
分类: 数字时评 |
一边是全球范围裁员减产、停工关厂;一边是国内市场投资扩容、下乡打攻势;
一边是韩日品牌纷纷推迟相关计划,产品难见创新;一边是国内品牌新品迭出,外观、功能、应用,处处有突破;
一边是韩日品牌连连亏损,上演极度深寒;一边是国内液晶品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重夺半壁江山……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个冬天,在全球电视产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电视产业正在上演一场惊天的变局。而引发这场变局的,是蛰伏了三年之久、甚至曾一度在生死边缘挣扎的TCL。
液晶“寒冬剧变”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立冬。
这一天,北京的温度已经降到了7-13℃,而广东的惠州,温度却还高达23-29℃。一场酝酿了三年之久“风暴”,从这里席卷了整个中国。
11月7日,全球知名彩电品牌TCL率先启动的“冬季攻势”,让售价原本在一万五千上下的52寸全高清大屏幕彩电一夜跌到了9999元,而更重要的是,TCL全线产品全部参与促销,且优惠幅度高达30%。
“十一月促销!?闻所未闻。谁会在黄金周和圣诞节中的这个空档期搞促销啊?”这不只是市场营销专家们的疑问,整个电视产业的所有行家们都跌碎了眼镜……
而“冬季攻势”却在瞬间攻陷了整个国内液晶市场。
海信跟进、创维跟进、康佳跟进、长虹跟进……索尼降了、三星降了、夏普也降了……缓过神来的厂商们开始纷纷跟进。
“国庆销售的高峰期刚过,谁也没有想到TCL的‘冬季攻势’会引起这么大的市场反应!”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彩电厂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甚至直指“冬季攻势”为国内液晶市场的“寒冬剧变”。
事实上,TCL引发的这次“行业剧变“也的确出人意表,资深彩电行业观察人士XXX事后总结、分析出三大“反常之处”。
首先,打破了11月销售淡季无促销的传统。按照以往彩电行业的惯例,冬季促销一直都是进入12月的年底彩电销售旺季才开始,但“冬季攻势”却比以往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这是为国内乃至全球液晶彩电史所罕见;
其次,突破了促销产品都非市场主流的旧模式。以往参与促销的产品,其中多数往往是中低端、非主流的产品,厂家以促销的方式清理库存。而这一次,却是大屏幕、全高清参与促销,中高端、主流产品成了主角。
其三,结束了厂商促销活动影响力不足的老问题。在过去,国内彩电行业的促销,往往由单个品牌发起,即便有跟进,也只是“优惠小幅度、区域小范围”的促销,影响并不大。而这次促销,却是在TCL启动“冬季攻势”全线产品30%大规模优惠之后,国内彩电品牌的纷纷跟进,随即演变为全行业的震动,乃至国内液晶彩电市场格局的改变!
据此前11月20日有关消息报道到,得益于国内各大彩电厂商在TCL带动下的“集体”促销,相对欧美市场的低迷状态,在“冬季攻势”启动的当周,国产品牌销量占有率已达到了65%,而外资品牌液晶电视整体市场份额,已由五一黄金周时的58%跌到35%。而来自国内权威市场调查研究机构中怡康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中国市场液晶电视销量保持着50%-60%的增长速度。
TCL逆势样本
“11月的剧变,以TCL为代表的中国液晶品牌突然发力,犹如CRT时代辉煌历史的重演!”一行业观察人士说到。中国电视的“市场普及史”,就永远都绕不开TCL。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的大门。
但从2006年五一黄金周起,日、韩彩电品牌利用每年的五一、国庆销售高峰,屡屡发起毫无征兆的大型促销活动,用国产品牌惯用的价格屠刀,硬生生地从国产品牌手中割走了一二级市场的绝大部分。
然而,距离2002年的六年后的这个冬天,国内电视普及史又一次与“TCL”走到了一起——TCL首次将52寸液晶电视M71F价格降至万元以内,这标志着液晶电视全高清、大屏幕普及时代的来临。
郝亚斌表示,过去,日韩品牌与中国品牌的竞争并不同在起跑线上,但随着日韩品牌上游资源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品牌的竞争优势开始显现,特别在中国市场,植根三四城市、覆盖全国的渠道,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体系,以及对中国消费者潜在需求的理解,都是中国品牌所独有的优势。也正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的转变,中国品牌已经到了该发力增长的临界点。
TCL主导的这次中国品牌集体发力,将竞争直插到日韩品牌的利润“腹地”,韩日品牌如果继续向上向高端延伸,则进入超高端领域,首先是走的量不大,对市场影响小,其次更先进的技术如LED还不成熟,产能也不成规模,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看上去漂亮而己,难对其市场形成有效的支持。
而于立冬启动的“冬季攻势”,更是得了天时的配合。“面板这样占电视机总成本约50%~60%的核心器件,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下跌,在电视机产业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历史性的机遇可能再也不会有了。”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韩青对于“冬季攻势”的节点把握,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概括。
TCL正是首先看准了面板从六月开始进入的下降通道,其次是正好碰上金融危机,日韩品牌在欧美市场正处于大面积亏损之际;提前发动的“冬季攻势”,令韩日品牌措手不及;而全高清、大屏幕为主导的促销力度,更直戳对手软肋,难以形成有力反击。因此,日韩品牌后来跟进促销,但其优惠力度远远弱于中国品牌,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TCL夺走。
郝亚彬表示,TCL在“冬季攻势”中,从高端产品入手,延续其全高清战略,将整个市场的主流产品的底部拉高,抬高了竞争的门槛,使国际化视野所带来的技术优势、设计优势、运营和供应链管理优势,突显出鲜明的产品力优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占据了主动。
“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有限。”面对全球经济给液晶电视行业带来的影响, TCL掌门人李东生却向媒体说到,TCL在经济寒冬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的自主创新、风险控制、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整合上下游业务,从而拥有了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液晶产业在2008年在全球进入了冬天。根据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每月TFT液晶面板出货数据,11月大尺寸TFT液晶面板出货量同比下滑25%,供应商销售收入同比下滑50%。即使在08年一枝独秀的中国市场,也有调研报告预测2009年国内平板电视增速将放缓,增幅甚至将首次低于30%。而此前几年,平板电视在国内的增速都超过了50%,甚至超过100%.
然而,在全球液晶持续下滑,上游面板厂已经限产降价,日韩品牌甚至开始关闭工厂之际,一些厂商却从危机中,发现了“机”!
京东方正与北京市论证投资建设第8代TFT-LCD生产线的项目;苏宁逆市扩张,不仅开店增速,更大举招兵买马;TCL首台液晶模组正式下线,同时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二期工程奠基动工……
据记者从TCL集团了解,2008年12月22日试产下线的液晶模组,是目前国内彩电行业独立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备的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与此同时,TCL的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二期工程也破土动工。两天之后,TCL集团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近日获得证监会审核有条件通过。李东升表示:“随着模组、整机一体化的产业布局的完成,TCL将加速主要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步伐。”
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也为中国品牌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人口多,创新能力强,消费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将成为全球的消费电子产业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必将产生中国自己的,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业龙头。对于跨国企业来说,TCL是最了解中国的,对于国内企业来说,TCL又是最国际化的。TCL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并成长着。” 韩青如是说到。
“‘冬季攻势’就象是2008年冬天里的一把火,它点燃的是消费者的信心。”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李璐这样表示。他认为谁抓住了消费者谁就是赢家。TCL通过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对消费电子产业的理解、基于消费者洞察系统的创新与研发,从而推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强大产品阵容,让更多消费者真正可以享受平板显示技术与平板尺寸的“双升级”带来的震撼体验。
“面对危机,我们别无选择,摆在TCL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直面挑战、逆境而为!”李东升总裁的新年祝辞,或者正是TCL在这个暖冬里留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http://www.cmmo.cn/space.php?uid=9280&do=blog&id=35145
[陈惠民简介]
就职于国内最大的专业整合传播公司——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广州3C团队策略内容总负责人,3C领域资深营销传播专业人士。逾十年市场营销及PR传播工作经验,过往业绩卓著。曾长期服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通信运营商263、全球消费电子品牌TCL彩电等公司,具备丰富而深厚的行业积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