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三)不要提问

(2009-12-24 14:01:14)
标签:

儿童教育

读书

笔记

幸福的种子

绘本

思考

提问

杂谈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

只要认真地反复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就好了。同时,大人应该顺着孩子的思绪,不要企图左右他或对他说教,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发现乐趣,获得真正的喜悦。

 

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地讲就好了,不要问东问西,因为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孩子如果打心里喜欢,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白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读书最宝贵的时刻,不是在读的时候,而是在读完以后。这时,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和体验,重新思考书中的人和事,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弥足珍贵的自省时刻。

***************

 小时候就避免对九月说教,但不得不说,有些故事说教的痕迹还是浓的。

所以优秀的绘本(很多都是国外引进的)的确了不起。

 

起初读《婴儿画报》时,会对着一幅画衍生出许多描述。后来每个都重复N遍,就渐不耐了,而且也不能保证每次的用词都一样,有时不免会招来“讲得不对、讲漏了”的投诉。

 

去年听过读绘本的讲座,主张多引导孩子看各种细节,想来是针对入门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了。

至于阅读习惯,我倒不担心。有我以身作则,相信他已养成。

当时我更注意的是引导的方法。本来还惭愧一直偷懒,不去追问(因为我也讨厌总结中心思想,呵呵),不去引导。甚至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还要偷偷略跃过些段落。

 

而现在这一刻,还是觉得,要相信孩子有能力看懂各种绘本,能看到各种细节。

 

即使囫囵吞枣,也没关系,只要满足了好奇心,灌了耳音,也就等于拉伸了橡皮筋。

 

当然,当他主动问,或表达时,要及时地回应。

想起最近读绘本《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虽是生命、生死这种稍稍沉重点的话题,对母子讨论、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

 

个人觉得:当需要大人与孩子的互动时,倒可以多提问,扩散性的提问。

比如对孩子自我表达的画作;对事件/物体的描述;听孩子说他白天的所见,他做的梦等,

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又可以锻炼语言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说的话,大人的确听进去了,是在与他互动;而不是敷衍,不是空洞的表扬。下次他还会愿意说,而且再说多点吧。


尽量平等地倾听、感受孩子的世界,适当地引导。也确实需要点技巧呢。

 

不落痕迹,是为最高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