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SC、KPI 与MBO的区别(优缺点对比)——转载

(2012-02-22 17:59:42)
标签:

杂谈

BSC、KPI 与MBO的区别(优缺点对比)——转载

平衡计分卡(BSC)
  优点:
  1、企业的信息负担过重,管理者仅需关注少数关键指标;
  2、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提高企业激励作用和企业整体管理效率;
  3、注重团队合作,防止企业管理机能失调;
  4、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重;
  6、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并存,有助于企业关注短期绩效与长期目标。
  
  缺点:
  1、确定绩效衡量指标比较难;
  2、组织战略的转变会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
  3、制定和执行的周期长;
  4、驱动指标不易量化,对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要求高;
  5、多数情况下结果因素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或不易量化。
  
  关键绩效指标(KPI)
  优点:
  1、个人、部门和组织目标相联系,具有长远的战略导向性;
  2、KPI简单明了,少而精,易于控制和管理;
  3、员工按KPI测量标准和奖励标准去做,可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4、结果与过程指标有机结合,能全面、公正地反映员工绩效;
  5、KPI是对关键成功因素的提炼归纳,能发挥其责任成果导向作用。
  
  缺点:
  1、KPI未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对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
  2、各指标间缺乏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
  3、指标多是定位在个人、部门绩效上,忽视了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4、没能跨越职能障碍,缺乏高度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5、战略对员工绩效行为改进的导向牵引作用没有大的突破。
  
  目标管理法(MBO)
  
  优点:
  1、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结合,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
  2、有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能客观评价员工的贡献;
  3、有助于权力下放,处理集权与分权的矛盾;
  4、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5、上下级协商制定目标:能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缺点:
  1、目标常变动会影响执行效果和管理者及员工执行目标的决心;
  2、目标多是短期的,会导致短期行为;
  3、目标难以确定且不易在各部门间进行平衡;
  4、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难以详尽了解MBO原理,影响制定和执行效果;
  5、 MBO倾向Y理论,对员工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