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孩子还小,一切的认知都是一片空白,需要家长们适时适当的立下一些规矩。有了规矩,孩子的行为才会有章可循。
对孩子的以下七种行为,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1、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一个小区一起玩耍,其中一个小朋友看到另外一个小朋友的遥控小汽车特别酷,自己也想拿来玩一玩,于是直接过去抢,没想到那个小朋友不愿意,结果他一口就咬向了对方的手,那个小朋友只得放手给他了。
达标做法:像小朋友的这种行为,得不到就咬人,父母一定要严肃处理,要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会对小朋友造成伤害,必须要他亲自向人家道歉;而且还要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棘手这种不如意。
父母除了批评和讲道理外,还要有一定的惩罚,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从而让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还会导致没有小朋友一起玩。
2、顺手牵羊
当孩子从幼儿园里带会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告诉你那时别的小朋友不要的,我才把它带回来的。
达标做法: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让他立即物归原主,而且还要向那个小朋友道歉,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把你的玩具带回家去玩的,现在还给你,请你原谅。”我们可以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对“物权”的认识还没有概念和所属意识,看到这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就会占为己有。因此,父母要引导好孩子,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高高兴兴的带孩子去逛超市,孩子第一反应就会去玩具区找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看中了什么玩具,要父母买,父母拒绝了他的要求,就会大哭大闹。
达标做法:要对孩子表明你坚决不买的态度。
如果孩子还不死心,继续无理取闹,那么父母就可以置之不理,去挑选其他的物品,或者直接结帐回家,任凭他坐在地上哭闹。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妥协的话,那就是不太明智的,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任性。等孩子不再哭闹了,父母就要认真的给他讲清道理,让他明白,懂事的孩子才会招人喜欢,像哭闹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而且还会让人讨厌。
4、该睡不睡
已经到了孩子的睡觉时间,而他却把拼图洒得满床都是。
达标做法:父母问孩子“你看看墙上的表,现在几点了?”孩子会说:九点半了。父母又问“九点半了该干什么?”孩子说:睡觉。父母要告诉孩子按时作息,才能保证身体,也能保证第二天不睡懒觉。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睡觉的,他们永远都是精力充沛的,也是永远都玩不够的。如果父母允许他们再多玩一会,那么孩子就会养成不按规律的作息和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任凭孩子找什么借口,父母都坚决不能答应。
5、天女散花
孩子上床睡觉时,把脱下的衣服随地乱扔。
达标做法:这时,父母应对孩子说“把地上的衣服拣起来,叠好。老师告诉了妈妈,说你在幼儿园午睡前,会把脱下的衣服叠好,睡觉后还自己叠被而且还帮助了其他的小朋友。妈妈知道你是个爱干净的孩子,能够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说这些话时,不用太大的嗓门,但一定要柔中带刚。
一般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妈妈说的这些好话,恰好对他祈祷了极力,能够使孩子逐渐学会自立,并懂得承担责任。
6、我要一次看个够
孩子喜欢看电视,看完一集还要再看一集。
达标做法:提醒孩子到点了,不能再看了。如果还要继续看,明天就不能再看电视了。
平时父母要规定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并且要严格遵守,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父母可以在规定时间的10分钟前提醒孩子,让他有心理准备,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为准时关电视提供可能。
7、用谎言掩盖事实
孩子出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踢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然后逃回家。妈妈问他是不是他干的,他说不是他干的,是别人打碎的。
达标做法:父母呀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是你打碎的就要勇于承认错误,打碎不可怕,可怕的你不承认错误。妈妈只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来鼓励孩子说出真相。
孩子知道说谎是不对的,但是却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而选择说谎。如果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相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至孩子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以上的这几点看似很简单,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来说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把握住原则,为孩子的顺利成长把好方向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