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于厦门植物园
记得当初给牛牛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他的年纪小,生日在9月份,所以很纠结,也确实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基本上所有的公立的幼儿园都拒收。有的时候,我都想,干脆就一直在私立幼儿园上得了,虽然我上班远点,但是孩子省事,而且他在这个幼儿园上了几个月,和老师小朋友们也都熟了。
后来,有朋友建议我不如让牛牛去住校。我一听,吓了一跳,本能的反问了一句:现在有可以住宿的幼儿园吗?
朋友告诉我:当然有,不过的确很少。
我一听,第二个本能的反应就是:这么小的孩子,都不太会说话,怎么能住校呢?那家长不得心疼死呀?
再后来,因为公立幼儿园落实妥当,这个问题也被放置一旁了。渐渐的,我都忘记了这个事情了。
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她很坚决的给她选择了全住宿的学校。其间,碰到她的时候,我也会问:六七岁的孩子,而且还是个女孩,住校是不是不太合适呀?哪怕上了中学再去住校呢?朋友似乎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再听从任何人的建议。再后来,就听说她已经把孩子送进了学校,而她也在一个星期中有四天是全自由的时间,又过上了开心的她喜欢的生活。
国庆节的时候,我问她:孩子住了一个月的学校,你觉得好吗?
她看了我半天,想了想,回答我,说:我觉得真的很好,孩子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就长大了,也懂事了,生活也会自理了。
我问她:你自己呢?
她说:很好啊,周一到周四我都很自由,可以吃吃饭啊,逛逛街啊,做做美容啊,生活真的很美好啊。
之后,她对我说:等以后牛牛上小学的时候,你也把他送去住校吧,要不然,这个孩子整天缠着你,把你栓住,你就一整天都围着他转,完全的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等牛牛能够独立的时候,你也已经老了,哪儿还会有自己的生活啊?
我说:牛牛还小呢,还刚上幼儿园,回头再说吧。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住校的问题,觉得那都是很遥远的事情。印象中,在我当年上中学的时候,班上的确有一些学生是住校,原因都是因为家离学校太远,不可能每天往返。那个时候,每天放学,我们都背着书包,骑上车子回家的时候,他们则是捧着书本回宿舍。我心里觉得他们真的太可怜了,那么温暖的家不能回,而是要住在冷冰冰的宿舍,一切的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哎呀。
现在,身边的朋友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住校不仅仅是距离的问题。
为了这个问题思考了许久,也纠结了许久。
我自认为我是个很想的开的人,从内心深处,我不反对让孩子住校,等将来牛牛长大了,如果可能,如果能够实现,我一定会让他住校,也亲身感受一下集体生活。但是,现在不行,因为他太小。至于多大才可以去住校,目前我仍然在困惑中。不过,怎么的在中学之前还是不要住校吧。
首先,小孩子住校,会割断与父母的亲情。
孩子小,不能完全独立的时候,也是他们依赖于亲情的时候。每天,他们总是要用眼光追随着父母,生怕一不留神,家长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而平时,他们要求抱一抱,要求在我们身上赖一赖的时候,要求我们陪他们玩的时候,也是他们寻找亲情的过程。这个时期与父母及亲人的接触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多一些的陪他们,和他们一同长大。
如果让小孩子住校,势必会割断与父母的亲情,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其次,小孩子住校,会违背顺其自然的规律。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小的时候,我们十分依赖于父母,希望他们可以一直陪伴我们。长大后,我们希望能够脱离他们的怀抱,自由去飞翔。这个自然规律是不可打破的。如果让小孩子去住校,让他们过早的独立生活,就必然会违背规律。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再次,小孩子住校,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个性都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比较自立,有的孩子比较内向,有的孩子比较腼腆,因此,在面对是否住校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听从别人的意见,而是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作出正确的决定。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听懂大人的话。因而,家长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和孩子讲清楚,征求一下他们意见。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试住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是否能适应。
我想,牛牛现在还小,刚刚三周岁,等到他大一些的时候,我一定会好好的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觉得住校对他真的有好处的话,我自然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