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描写未来世界的漫画和电影都想象地球会遭到大杀伤力武器的攻击,人类将躲进地下深处生活。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卡帕多奇亚兴建了可容纳上万人的地下城,甚至可让30万人躲到地下生活。迄今人们在这里发现的地下城市不下36座,各城之间都有地道相连。岩洞咖啡屋的小老板每年可以在这里接待数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杯香甜的苹果茶,一段优美的琴声,看似亘古荒凉的卡帕多奇亚充满奇异的风情。

Goreme Open Air Museum
古罗密天然博物馆

公元6世纪时期基督徒为了躲避穆斯林的迫害而逃到这个地方,并于地下与建房屋、教堂,经过十多个世纪的风化和天然侵蚀,形成一种非常显著的笋状石柱和烟囱状的石岩,并环绕着古老的村庄和一系列的山脉,蔚为壮观。

晒晒太阳,打打瞌睡,最谐意的生活不过如此

这些由窑洞组成的“复合建筑”,曾经是拜占庭帝国修道院的酒榨场所。

经过无数次的风雨冲洗,大自然已将它们打造成适于居住的天然公寓。很多旅游者偏爱下榻于这些“精灵烟囱”客栈,可惜我们去时没有预定到房间。
公元前20世纪,赫梯人在这里建立强大的王国。后来,又有亚述人在这里建立贸易据点。公元前6世纪初,波斯人占领并统辖这一地区。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这里,其部将塞琉古一世在这里确立希腊人的统治。

公元前190年以后,这里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推崇多神教,对纪元初在巴勒斯坦地区兴起的基督教进行残酷镇压。其时,以著名使徒圣保罗为代表的耶稣基督的第一批信徒离开耶路撒冷,来到地势险要、适宜躲藏的卡帕多西亚,建立小亚细亚的第一个基督教区,并开始修建教堂。

公元4世纪初,广泛传播的基督教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君士坦丁大帝及其继任人提奥多西皇帝意识到,基督教是可用来巩固帝国统治的一种新兴力量。因此,他们改变政策,先是宣布宗教信仰自由,继而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时,卡帕多西亚成为传播与研究基督教教义的中心。大批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设施在山岩洞穴中修建。

同时,不少“为接近上帝”而追求苦行生活的修士也来到这里,形成松散的宗教社会。

公元8世纪初,基督教内部爆发教堂中是否应该使用圣像的激烈论争,随后发生禁用圣像和镇压崇拜圣像者的运动。这样,又一波宗教迫害使地处偏远的卡帕多西亚再次成为一些基督教教士和教徒的避难所。

公元9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入侵,大批基督教徒逃离,卡帕多西亚又成为滞留下来的少数基督徒躲避异族和异教迫害的避难所。几百年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来到这里,建立奥斯曼帝国。当地居民纷纷改信伊斯兰教,坚持信奉基督教的希腊人几乎全部撤离,基督教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渐趋消弭。

卡帕多西亚现有150多座修建在山岩、柱石和地下的教堂和修道院。但是,由于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许多教堂和修道院都已严重残损。

黑教堂门口

基督教徒从这里的山岩中和石柱上都已消失,但基督教建筑却在这里大量遗留下来,基督教文明在这里一直在延续。
当地的壁画也遭到人为的损毁,有些人认为,把圣者的蓝眼珠研成粉末,可用作增欲催生的春药。因此,许多人物画的眼珠子都被抠掉了。


卢比亚带我们去另一个教堂

进去以后别有洞天

数个世纪前,人们掏出岩壁里松脆的石头,挖成窑洞居住。除此之外,还凿出了寺庙和教堂。早期的基督教徒在这些教堂中绘制壁画,以表示自己虔诚的信仰。时至今日,已经发现了超过六百个民居、教堂和寺庙的遗址,其中大部分都装饰有湿壁画。通过这些绘画,可以看到卡帕多奇亚的守护者——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遭受的苦难。由于中世纪早期席卷当地的一场宗教运动(禁止出现人的形象,以抵抗偶像崇拜),画中的人物脸部大都遭到毁损。











出口处看到这位大叔的发型真是。。。

博物馆的纪念品小店

随处可见的阿凡提爷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