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儒家文化下的生存心态】
1.儒家文化是等级文化,其范畴为:君臣、夫妻和父子,一个为政治(国)层面,一个为家庭层面,其规则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高于夫妻和父子,君、夫和父为高,臣、妻和子为低,此为儒家的“礼”。
2.维持此等级的伦理就是“忠”与“孝”,此为儒家的“仁”。
3.此等级下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归属关系,覆盖关系,包含关系,寄生关系:我属于你,你属于我;我覆盖你,你覆盖我;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你寄生于我,我寄生于你。于是,人人都无法独立,都无法做自己,成为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无法完成分化,无法拥有独立的人格。
4.在此等级结构下,权力和地位会成为人人追逐的目标,人人会特别在意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
5.为了维持这种等级和秩序,结构上层就要加强控制,封锁系统,弱化下层,鼓励崇拜,强调义务,反对权利。下层就要服从听话,忠孝两全,奉献牺牲,放弃自我。
6.等级制服下,自我,平等,权利,自由,独立和个性都会受到很多限制。
1.儒家文化是等级文化,其范畴为:君臣、夫妻和父子,一个为政治(国)层面,一个为家庭层面,其规则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高于夫妻和父子,君、夫和父为高,臣、妻和子为低,此为儒家的“礼”。
2.维持此等级的伦理就是“忠”与“孝”,此为儒家的“仁”。
3.此等级下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归属关系,覆盖关系,包含关系,寄生关系:我属于你,你属于我;我覆盖你,你覆盖我;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你寄生于我,我寄生于你。于是,人人都无法独立,都无法做自己,成为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无法完成分化,无法拥有独立的人格。
4.在此等级结构下,权力和地位会成为人人追逐的目标,人人会特别在意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
5.为了维持这种等级和秩序,结构上层就要加强控制,封锁系统,弱化下层,鼓励崇拜,强调义务,反对权利。下层就要服从听话,忠孝两全,奉献牺牲,放弃自我。
6.等级制服下,自我,平等,权利,自由,独立和个性都会受到很多限制。
前一篇:人生与完形
后一篇:父母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