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砖家建言“让快乐大学严起来,让紧张中学松一些”,此观点迎合了很多正感觉压力山大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内心需要。我敢说这种砖家读书时一定没好好读,甚至对于大学和中学的学习内容都不太熟悉。
我将大学前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作个比较。大学前三年的教科书摞起来的高度是高中三年的几倍;三年大学学习需要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的资料更是比高中三年的教辅资料多得多;三年大学的各种考试包括各种考级考证也比高中三年多。为了方便比较,也因为大学三年就确定保研资格,且第四年有实习或者忙于考研,所以我只以大学前三年的学习量和高中三年作个比较,这样比较容易看得清楚。
那为什么存在一些如砖家所言的表象呢?首先,高中生必过高考关,考不上象样的大学就业形势用严峻来形容可能还不够;其次,高中生的学习往往受到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双重监督,压力可想而知;高中阶段的被动学习远远多过大学阶段,比如学校老师会布置大量作业,完不成或者完成质量差,老师不会放过。有错误的部分,中学老师还会督促订正。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以主动学习为主,这样学习自觉、要求上进的学生学习任务会很重。同样是应对考试,一个考九十多分的和一个只要过及格线甚至还要挂科的大学生所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天壤之别的;一篇查阅大量资料并深入研究写出的论文和一篇东拼西凑胡乱写写的论文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另外,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离开了家庭家长管不着,老师也不能象中小学教师那样盯着管。所以,部分不求上进的大学生荒废学业,沉迷于网络游戏、异性交往,上课打瞌睡、逃课等现象也确实存在,对于这样一部分学生,学校再增加学习内容和考试也没什么意义。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学习主动、要求上进的学生,为了保研、考研、考各种证,刻苦学习,在这些学生中有些多少有点抑郁症,严重的跳楼自杀的也有。对于自觉的学生不需要外部加压,对于不求上进的学生你加压也没用。
简而言之,高中生的压力大小来自于全社会对于高考的重视程度;而大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全社会及学生本人对大学成绩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