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同事向我抱怨她27个月大的女儿最近“事情特别多,烦死了”,仔细听来,才发现原来她家女儿现在和我家乐乐一样:凡事喜欢自己动手,凡事都有自己的标准。因为她家没有人帮忙带孩子,白天孩子寄养在一户退休老人家中,老公下班又晚,所以晚上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白天工作已经有些忙碌和劳累了,晚上再独自带个两岁多的孩子确实是件力气活儿,所以搞得她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觉,对孩子也往往失去了耐性。
她说她家女儿喜欢自己冲奶粉,让她觉得孩子很多事,很烦。其实我家乐乐也是,最近很着迷自己冲奶粉这事儿,每次一说要泡奶了,就忙不跌的跑到奶粉罐前等着动手操作。但是我和同事不同,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是坏事情,虽然小家伙常常因为使用勺子没有准头而将奶粉洒出奶瓶外,但是我很欣赏孩子愿意自己动手、喜欢自己动手的愿望和心情,所以也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并为她做好辅助工作:我将开水凉到一定程度后倒入奶瓶,先在凳子上铺上一层保鲜膜或者摊上一个保鲜袋,然后把奶罐打开,罐盖摊在保鲜膜或保鲜袋上,并把奶瓶放在奶粉罐盖子上,然后放手让乐乐自己舀奶粉到奶瓶中,等到量差不多的时候,就叫停。然后盖上奶瓶盖子,让小家伙自己到一旁去摇晃,我则开始收拾“残局”——将洒到保鲜膜上的奶粉再收集回奶罐里。
其实乐乐最近还特别着迷使用剪刀。所以我们现在每天睡前还会坐在床上练习一会儿剪纸。婆婆总是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就用剪刀有些不安全,但是我觉得只要好好监护就可以保障安全,而且我们使用的是没有尖角的安全剪刀,刀刃也短,一般孩子手指也不容易塞到刀刃之下。我给小家伙准备了一些比较硬的彩色的、有图案的纸片,好拿也好剪。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我们就爬到床上,开始是看一会儿书,然后乐乐说“剪纸”,我就拿出剪刀和纸片,静静地看着小家伙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剪着纸片,适时地指导一下纸片和剪刀保持的角度问题。等到小家伙安静地剪一阵子,我感觉到她好奇和探索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抒发之后,我再提议准备睡觉,她总是爽快地说“好!”然后帮我一起把剪刀和纸收拾干净,放回床头柜的抽屉里。
乐乐喜欢自己洗手,还喜欢帮着大人洗菜洗水果,有时候奶奶担心她弄湿衣袖,再则也跟我同事的心理一样,觉得孩子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捣乱、添麻烦,总是不愿意放手让小家伙自己来。遭到了拒绝,乐乐有时候就表现出不满和烦躁来。无法改变婆婆,我就只好自己多制造些小家伙自己动手和参与帮忙的机会,哪怕偶尔真的不小心渗湿了衣袖,在我看来也不过是换件衣服的事情,从来没有觉得有多少不得了的,相反的,我看到了乐乐的热心和认真,哪怕做得不够好,但是她能够安静听取我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做到更好一些,自己也是用心细致地探索,而不是盲目地瞎捣鼓,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我觉得这是多么的难得。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没有上幼儿园,母亲自己带我,她喜欢织毛衣,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她不但没有阻止我动她织毛衣的工具和材料,反而给我准备了一套小的工具和多余的材料,教起我织毛衣来。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迷上了自己做“布娃娃”,她就找来一些多余的布料和棉花,为我提供便利和帮助......感谢我的母亲,虽然她没有多高的水平来指导我的学习和教育,但是她用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呵护着我学习与探索的欲望,鼓励、支持着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方面都还处于未知,所以刚开始接触难免出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再多一份耐心和宽容,接受甚至鼓励孩子因为学习技能而制造的“麻烦”和“烂摊子”,因为每个人并不是生而知之,我们自己也曾经给我们的父母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和“烂摊子”,才成长到今天的样子。如果你的父母曾经用一颗慈祥的心包容了你在成长中所犯的各种错误,那么请你继承和发扬他们慈祥的样子;如果你很不幸,曾经遭遇过父母苛刻的要求,遭遇过成长过程中的不被理解和不被信任,那么你应该更能体谅处处被责难的伤心感受甚至负面刺激,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对孩子更加信任和包容的家长,支持和鼓励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