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电路与半加法器

标签:
逻辑电路半加法器异或门与非门三极管 |
分类: 电路与控制 |
电路课程在继续,由开关电路转向了逻辑电路。Roadlabs的课讲起来并不复杂,几个电路、几个真值表。下图是Roadlabs课程ppt中的一页。最后讲到了半加法器,并由此引出异或门,于是我们的实验作业就是设计出半加法器电路。
或门电路由两个并联的三极管实现,电路中的R1与R2均为可选电阻,缺少时电路运行的结果正确。

与非门的实验费了一番周折,当关闭S2时,虽然L1保持亮的状态,但亮度有所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有导通电流,对L1具有分流作用,因此两度略有降低。解决方法是更改R2的阻值为10K。同样电阻R1为可选,R2为必选。

异或门请求了Roadlabs的援助。起初R1、R2 放在S1、S2前端,关闭S1时,L1由暗变亮,但关闭S2时,L1一直不亮,经Roadlabs提醒,将R1、R2放在Q1、Q2的基极之后,电路运行结果正确。R2的阻值为10K,R1为1K,这样可以保证接通S1及S2时,L1的亮度相等。

为了不让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快速地从记忆中消失,我决定将作业扩展到除同或门之外的所有门电路,绘制电路图,连接电路,并验证这些电路的逻辑关系。
首先是与门电路。下图中的发光二极管L1最初是放在Q2与R3之间的,但是这样的连接方法存在问题,即,当S2关闭时,由于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有导通电流,这会导致S2接通时,L1会被点亮,把灯放在Q1与Q2之间时,电路完美地实现了与门功能。其次,R1是可选的,但R2是必选的(电路中的电阻都是1k阻值),如果电路里缺了R2,L1的光亮微弱得几乎看不到。
非门电路最简单,只需一个三极管。

与非门的实验费了一番周折,当关闭S2时,虽然L1保持亮的状态,但亮度有所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有导通电流,对L1具有分流作用,因此两度略有降低。解决方法是更改R2的阻值为10K。同样电阻R1为可选,R2为必选。

异或门请求了Roadlabs的援助。起初R1、R2 放在S1、S2前端,关闭S1时,L1由暗变亮,但关闭S2时,L1一直不亮,经Roadlabs提醒,将R1、R2放在Q1、Q2的基极之后,电路运行结果正确。R2的阻值为10K,R1为1K,这样可以保证接通S1及S2时,L1的亮度相等。
在此基础上完成半加法器电路。图中红色线路部分为进位,绿色线路部分为个位。其中个位为异或门,进位为或门,实验结果证明电路的逻辑正确:单独关闭S1或S2时L1亮,同时断开S1与S2时,L1与L2
都不亮,同时接通S1与S2时,L1不亮,L2亮。
逻辑电路之后的课程即将引入Arduino,非常期待!
前一篇:电路课作业:门禁电路
后一篇:用三极管实现一位存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