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姆尼的“富”遭遇奥巴马的“酷”
(2012-04-26 10:56:48)
标签:
美国大选奥巴马酷罗姆尼富杂谈 |
分类: 华府小记 |
“我是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我也想用慢调说唱这条新闻。”当美国总统奥巴马掀开帷幕登台亮相时,全场的欢呼和尖叫声不亚于欢迎一位超级摇滚明星。
华盛顿邮报政治观察员席利萨在25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2012年的总统大选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奥巴马总统很酷,而罗姆尼不酷。”
自高大帅气的奥巴马在政坛上崭露头角以来,“酷”这个字便与他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美国第六版的《UCLA俚语词典》甚至将“奥巴马”三个字列为形容词,意为“酷”,从此他成了“酷”本身。
很难评估“酷”到底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给了奥巴马多少帮助,但那一年“支持奥巴马”的确成了时尚。
但若就此判断奥巴马将再次胜选显然低估了美国政治的复杂性。“酷”有时可以加分,有时却是“负资产”。共和党对手就试图将奥巴马描绘成一个不会处理经济的“奶油小生形象”。
罗姆尼也正在发出类似的信息,他说:“4年前,奥巴马在希腊式的柱子前用‘希望’和‘改变’的满嘴承诺让我们头晕目眩,但当我们回到现实中,在庆祝和游行之后,我们怎样评价奥巴马总统3年半的表现呢?”
显然,罗姆尼不如奥巴马“酷”,但他也有自己的资本——“富有”。有媒体称,他的财富相当于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总和的两倍。
罗姆尼正小心翼翼地用好“富”的优势,不仅仅是在竞选中一掷千金的豪气,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在处理经济方面的优势。他的团队一直在宣扬他在经营“贝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时,曾创造一万个就业机会,因此懂得如何创造就业。
后一篇:拉登成奥巴马竞选“活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