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开火”背后的急功与虚妄
(2010-11-05 05:21:37)
标签:
美国中期选举反华广告杂谈 |
“百万富翁帕特•图米正在拼命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帕特•图米扼杀了美国就业。或许他应该去中国竞选参议员。”这是美国最近广为流传的一条中期选举竞选广告,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候选人乔•谢斯塔克向共和党候选人帕特•图米发起攻击。
很多广告被证实不过是虚妄与臆想。共和党一则广告声称,奥巴马政府帮中国创造了价值20亿美元的风力涡轮机技术工作。这一夸张的说法甚至连美国财政部和风能协会都觉得不靠谱。真相是在全美3万3千座风车中,只有三座跟中国有关,造价250万美元。
“政客集体反华的迷狂恰好体现他们政治上的贫血”,华府政治评论家蔡德梁认为,炮轰中国是美国政客对其国内问题没招后的一招损招,它试图将选民反华盛顿的情绪引到反华上,这是急功近利的行为。
“过去美国人把中国视为小兄弟,后来又把中国视为具有威胁的‘大家伙’,最近开始把中国描绘为美国故事中的‘The
“这是对中美关系的一次‘压力测试’”,蔡德梁表示,若目前选情不利的奥巴马政府挺不过压力,为谋求即时效应,作出一些伤害中美关系的动作,将非常危险。
薛海培和蔡德梁均认为,尽管短期影响难以避免,但眼下中美关系已“重要到不能倒”,因此长期而言还不至于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薛海培表示,虽然如此多候选人炮轰中国历年罕见,但全美有一千多名候选人,他们毕竟还是少数。蔡德梁认为,反华广告只不过是一场“铜锣秀”,应保持“平常心”。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也指出,实际上这些广告在选民中激起的反响非常小,美国选民更关注的还是国内问题,而不是把中国当成“替罪羊”。
《华尔街日报》还发现,至少有八个州的州长和四个市的市长在中期选举前纷纷前往中国,目的是和中国做生意。
“这些出于选举需要的广告也不能信以为真,实际上,谢斯塔克本人非常开明,对华也很友好”薛海培说:“我相信许多候选人都和他一样,今天当选,明天就可能去中国访问。”
后一篇:华裔政治觉醒的“期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