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它是谁》\杨老师

标签:
杂谈 |
分类: 活动回顾 |
http://s10/middle/62210a09ha555bbcfa149&690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它是谁
目标
1.通过诗歌的形象描述,具体而准确地认识空气特点。
2.通过仿编,归纳、梳理对空气的已有认识。
准备
挂图第28号。
过程
一、猜猜听听
1.有一样东西很奇妙,看不见它,摸不着它,伸出舌头舔一舔,怎么也尝不到它。你知道它是啥?
2.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想。
3.我们来听一首诗歌,听了以后,一起猜猜它是啥。
二、想想说说
1.朗读诗歌第一至第三段。
2.诗歌里说的东西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不加评论)
3.我们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到底它是谁呢?
4.朗读诗歌最后一段。
5.幼儿讨论后,再次欣赏诗歌第二至第四段。
6.离开了空气,会发生什么事?(小鸟飞不起来,风筝飞不了,飞机掉下来)
7.空气来了,会发生什么事?(白云飘来又飘去,风铃“丁丁当当”响起;树叶、树枝不停地摇曳;吹掉帽子;吹乱头发;吹走手里的气球)
8.吹灭蜡烛的是空气,把泡泡吹上天的是空气,躲到空盒子里的也是空气。空气还会躲到哪些地方?
9.引导幼儿发现空气躲在每一个地方(空间),它无处不在。
三、编编讲讲
1.空气和小鸟做游戏,和风铃做游戏,和树枝、树叶做游戏,你喜欢和空气做游戏吗?
2.说说你最喜欢和空气做什么样的游戏?
3.幼儿说出游戏或实验内容,教师予以吸纳并示范仿编,如:离开了。
4.风车转不起来啦;空气躲进皮球里——皮球轱辘轱辘滚起来啦,等等。
5.鼓励并帮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仿编。
附:诗歌
它是谁
看不见它,摸不着它,
伸出舌头舔一舔,
怎么也尝不到它。
你知道它是啥?
离开了它——
小鸟张开翅膀,
怎么也飞不起来啦。
离开了它,
风筝飞不了、飞机掉下来啦。
它来啦,它来啦,
白云飘来又飘去,
风铃“丁丁当当”响起啦,
它来啦,它来啦——
树叶、树枝不停地摇曳,
吹掉帽子,吹乱头发,
吹走我手里的气球。
喔!知道了,知道了,
它就是空气。
深深地吸上一口气,
吹灭生日蜡烛,
吹起泡泡飞上去,
别跑,别跑,
它又躲进了空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