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工画师
标签:
读书笔记 |
分类: 东写西读 |
http://s8/middle/6220c638xaad3c5aa9e87&690
http://s7/middle/6220c638xaafc6e97de16&690
《这个世界会好吗》艾恺访谈梁漱溟
在《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一书中,克里希那穆提摒弃符号和虚假的联系来寻求纯粹的真理与完全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论及的自由是指脱离对自身的焦虑,一旦人们找到这最初的自由,他们就从社会那无法满足的、破坏性极大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了。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谈论了苦难、恐惧、闲话、两性以及其他主题,但不断回到自由这一核心概念。他的追求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事业,这里也成了读者的追求。他的好友赫胥黎特为此书作了序。
《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刘索拉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张德芬
《当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
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那些没有找到他们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依然在四处寻找欢乐、成就、安全或爱情的残余,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东西,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你或许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你或许无法摆脱过去留给你的痛苦,你和你的伴侣或许总是纠缠在无尽相互伤害,怎样解决这些永远困扰我们生活的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呢?
阅读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心如工画师
文/林夕
《华严经》道:“心如工画师。”
请想象一个画家,他拥有自由的意志去画什么。齐白石爱画虾,可以想象他的思想慢慢会活在一个虾的世界里。一个画家的心境会影响他题材笔触用色,从画作可看出画家的心灵状态,如患上躁郁症的梵高,他在低落时作的画,色调都偏向沉郁,但,最伟大之处在于,在贫困失恋被出卖的绝境下,他依然有很多色彩亮丽的作品予人以生命力的精神境界,他一些夸张的勾勒用色,是因为精神病发还是艺术手法一种,是个永远的谜。
但只要看他眼中的星空麦田,在精神病房的窗外看出去依然一片光明。星星发着黄色的光环,没病没痛而在雨天下伤春悲秋的人,该不该有所领悟。
既然我们的心有能力决定画什么,像梵高无视于夜空漆黑的现实,反过来说,外物于我们的冲击,也可以随心境而画成不一样的画。
不理想的遭遇,只是外在的环境,心境仍能决定你自己选择想画一幅怎么样的心图。
知易行难,但如果逆境没有改变,就让心境保持着梵高的星空吧。
起码会比较安乐自在点。我们纵不是画家,但你的心境确由你扫去尘埃的扫把去影响你的悲喜。
只要心静,世间一切起伏变化,都不过是有为法,如露亦如电,虚幻而短暂,悲欢离合聚散的所谓感受,没错会上心,可一个人总该有能力以至修为去控制人最自由的地方,心。
万物唯心造,其实不难理解与体会。
摘自《原来你非不快乐》
有时回头看看已看过的书,又是别样体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