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感恩的心,这年头,做好人真难!

(2015-12-01 09:18:59)
标签:

转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家杂志社,有一位美术编辑,一个工作很认真的女孩子。

这个女美编有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健康状况与大部分儿童有差距。

杂志社的一位高管一直很关心她,大家也都很关心这位平时工作挺不错的女美编。

高管有一本书在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高管专门和出版社商量,请出版社把图书的设计工作交给高管自己负责。然后高管就把图书的设计工作交给了这位女美编。这样,帮助她多得一点额外的收入。

此后,因为希望多陪伴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位女美编选择了辞职回家,全心照看孩子,以便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早日恢复。

杂志社的美术总监和行政主管找到这位高管,一起商量如何帮助这位辞职的女美编。

杂志社处于亏损状态,正在大力整顿,减少成本。

高管考虑到这位女美编辞职后收入自然就减少许多,生活压力会加大。按理说辞职后和单位也没有啥关系了。但是因为大家的感情,也因为这位女美编工作时一直很认真。大家就商量如何能帮助她一些。

可是,杂志社因为亏损正在严格控制成本,这又是必须执行的。

杂志社还有4位美编,规定是设计一页的工作量只有5元钱。

高管考虑很久,决定每期专门拿出一个栏目来,大约20多页,让这位辞职在家的女美编利用晚上时间完成。如果按照正常成本,设计费就算是30页,也就是150元钱。

咋办呢?

高管决定,既不能增加杂志社的成本,又要帮助一下这位女美编。

最后的结果是,每月这位女美编完成20多页的设计,但是杂志社按3000元支付设计费。

不过,因为杂志不可能增加这个额外的预算,于是这位高管想来想去,别无他法,只能决定自己从家里拿钱,由杂志社按设计费发给这位女美编。

事情就这样进行下去。

几个月后,编辑部门多次反映,日常管理增加了麻烦,因为这个栏目的设计不在编辑部完成,编辑部门主管无法完美的控制质量。同时,设计稿回到编辑部后,有时需要重新修改,可是只能由别的美编临时帮忙。帮忙是没有工作量计算的,这样,如果修改的地方很多,临时帮忙的美编自然有怨言。

如此三番,高管为了整体的管理,决定让人通知这位女美编,下一年度就取消这样的特殊兼职了。

于是,到了年底,这位女美编结束了6个月的特殊兼职。

这个6个月,这位高管自己掏了每个月的3000元,发到了辞职女美编的手中。

高管想,自己尽力了,不管如何,这1万多,还是能帮到一点女美编,补贴家用吧。

可惜的是,故事没有结束。

据说,因为高管最终停止了女美编的特殊兼职,结果惹来了众怒,一些对女美编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的人,却开始抨击这位高管。“说好要帮助的,只帮了半年就停了。这是说话不算数!”

高管从一开始救世默默地帮助,很少对别人说是自己个人来出这每月的3000元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包括这位女美编。这位女美编也从始至终,没有感谢过这位高管。

后来不仅不是没有感谢,据说也开始反感和怨恨这位真正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这位高管很无奈,他一个人出钱帮助了别人,可是就因为6个月后停止了帮助,就遭到怨恨。

这太不公平呀!

实实在在地出了1万多元来帮助她的人,却被怨恨。那些只是嘴上说说,却没有真正帮助过她一分钱的人,却成了道德的卫士!成了她感谢的人!

道理很简单,指责别人很容易,你让那些嘴上义愤填膺的人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出来试试?

突然想起了丛飞的故事。

一位残疾演员丛飞,资助很多孩子上学。

可是,后来他病情恶化住院,无法演出,再也无力帮助这些孩子。

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居然有孩子的父母来信批评,甚至谩骂丛飞。

“不是说好赞助我们的孩子读完高中吗?怎么收不到你的钱了!骗子,你说话要负责任的!”

“你赶紧出院挣钱吧,我们还等着你的捐款呢!”

世事如此,好人难做!

我们唯有内心自省,无愧于别人即可!

既然是做好事,那你就要有准备,被人误解!

不管怎样,我总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太重要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